水处理药剂的使用方法因药剂种类、处理对象和处理工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以下是一些常见水处理药剂的一般使用方法:
混凝剂和絮凝剂
溶解与配制:将固体混凝剂或絮凝剂溶解在水中,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一般混凝剂的配制浓度在 5% - 10% 左右,絮凝剂的配制浓度相对较低,在 0.1% - 0.5% 左右。溶解时需要搅拌,以加速溶解过程。
投加量确定:通过混凝试验或根据经验确定合适的投加量。投加量会受到原水水质、水温、pH 值等因素的影响。一般对于地表水,混凝剂的投加量在 10 - 30mg/L 左右,絮凝剂的投加量在 1 - 5mg/L 左右。实际应用中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投加方式:混凝剂和絮凝剂在水处理的前端投加,可采用管道投加、泵前投加或直接加入反应池等方式。投加时要注意均匀分散,以确保药剂与水充分混合。
消毒剂
二氧化氯:二氧化氯可以采用现场制备或使用成品二氧化氯溶液进行投加。现场制备二氧化氯采用氯酸钠和盐酸为原料,通过发生器反应生成二氧化氯气体,然后通入水中。投加量一般在 0.5 - 2mg/L 左右,投加点可选择在消毒接触池的前端。
次氯酸钠:次氯酸钠溶液可直接通过计量泵投加到水中。投加量根据水质和消毒要求而定,一般在 2 - 10mg/L 左右。投加点可在反应池、清水池或管网中。
除磷剂
溶解与配制:除磷剂一般为固体药剂,使用时先将其溶解在水中,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例如,铁盐除磷剂的配制浓度可在 10% - 20% 左右。
投加量确定:除磷剂的投加量需要根据水中磷的含量、处理后出水的磷排放标准以及药剂的除磷效率来确定。一般通过试验来确定更好投加量,投加量在 10 - 50mg/L 左右。
投加方式:除磷剂可在生物处理单元的前端、中间或后端投加,也可在沉淀池前投加。投加时要注意与水充分混合,以提高除磷效果。
使用水处理药剂时,操作人员需严格按照药剂的使用说明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同时要注意安全防护,避免药剂接触皮肤和眼睛。此外,还应定期对处理后的水质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及时调整药剂的投加量和使用方法,以确保水处理效果达到预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