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止添加并监测水质一旦发现聚合氯化铝(PAC)加多了,要立即停止添加 PAC。然后,迅速对水质进行全面监测,包括检测水的浊度、pH 值、铝离子浓度、化学需氧量(COD)等指标。这可以帮助确定 PAC 过量添加对水质造成的具体影响程度,以便采取针对性的补救措施。
例如,使用浊度仪测量水的浊度,观察是否因为 PAC 过量而出现 “再稳” 现象导致水变浑浊;使用 pH 计检测 pH 值,看是否因 PAC 水解使水体酸性过强;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 - MS)检测铝离子浓度,评估对人体健康和后续用水环节的潜在风险。
调节 pH 值(如果 pH 值受影响)PAC 过量会导致水体 pH 值下降。如果 pH 值过低,可以通过添加碱性物质来调节。常用的碱性调节剂有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 (OH)₂)等。
具体的调节方法是,先小用量地添加碱性物质,同时密切监测 pH 值变化。例如,对于小型的水处理系统,可以将氢氧化钠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缓慢滴加到水中,边滴加边搅拌并检测 pH 值,直到 pH 值恢复到合适的范围(一般对于饮用水或大多数受纳水体,pH 值在 6.5 - 8.5 之间比较合适)。添加碱性物质的量要根据水体的体积、实际 pH 值和目标 pH 值进行计算,避免 pH 值调节过度。
去除多余的铝离子(如果铝离子浓度过高)沉淀法:可以向水中添加适量的碳酸钠(Na₂CO₃)或硫化钠(Na₂S)等沉淀剂,使铝离子形成沉淀而去除。例如,铝离子和碳酸钠反应会生成碳酸铝沉淀(反应式为:2Al³⁺ + 3Na₂CO₃ + 3H₂O = 2Al (OH)₃↓+ 3CO₂↑+ 6Na⁺)。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沉淀剂的添加量和反应条件,添加后充分搅拌使反应完全,然后通过沉淀、过滤等方式将沉淀去除。
吸附法:利用活性炭、离子交换树脂等材料吸附水中的铝离子。活性炭具有丰富的孔隙结构,可以通过物理吸附作用吸附铝离子。将适量的活性炭投入水中,经过一段时间的搅拌和接触后,通过过滤将活性炭分离出来。离子交换树脂则是通过离子交换的方式去除铝离子,例如,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中的氢离子可以和铝离子进行交换,从而降低水中铝离子的浓度。
改善混凝沉淀效果(如果混凝过程受影响)如果因为 PAC 过量导致混凝效果变差,如出现絮体松散、沉降性能不好等情况,可以尝试添加助凝剂来改善。常用的助凝剂有聚丙烯酰胺(PAM)。
PAM 可以通过吸附架桥作用,使松散的絮体重新聚集并增大,提高沉降性能。在添加 PAM 时,要注意其型号和投加量,不同型号的 PAM 适用于不同的水质和混凝条件,投加量一般在 0.1 - 0.5mg/L 左右。同时,要先进行小试确定投加量和反应条件,避免因 PAM 添加不当而进一步影响水质。
加强过滤环节(如果有必要)当 PAC 过量导致水中絮体增多、水质变差时,可以加强过滤环节来去除水中的杂质。对于已经安装有过滤设备(如砂滤池、纤维球过滤器等)的水处理系统,可以降低过滤速度,延长过滤时间,或者增加过滤层数,以提高过滤效果。
如果没有足够的过滤设备,可以临时添加一些简单的过滤装置,如活性炭过滤器、滤网等,对水进行初步过滤,去除较大的絮体和杂质,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后续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