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砂厂污水处理中,聚合氯化铝是一种常用的絮凝剂,以下是关于其在洗砂厂污水处理中的作用、优势、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等方面的介绍:
作用原理
凝聚作用:聚合氯化铝在水中会水解产生各种多核铝离子,如 [Al₂(OH)₂]⁴⁺、[Al₃(OH)₄]⁵⁺等。这些带正电的离子会与洗砂废水中带负电的悬浮颗粒(如细砂、泥土等)发生静电吸引,中和颗粒表面的电荷,使颗粒间的静电斥力减小,从而相互靠近并凝聚成小的絮体。
絮凝作用:水解生成的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它可以吸附周围的悬浮颗粒,通过吸附架桥作用将小絮体连接成较大的絮体,加速颗粒的沉降,使污水得到澄清。
优势
高效沉淀:能快速使洗砂废水中的细小颗粒凝聚成较大的絮体,沉淀速度快,可有效提高污水处理效率,缩短沉淀时间,减少沉淀池占地面积。
适应性强:对不同性质的洗砂废水都有较好的处理效果,能适应废水的水质、水量变化,在较宽的 pH 值范围(6 - 9)内都能发挥良好的絮凝作用,无需对废水的 pH 值进行大幅调整。
操作简便:投加方便,可通过计量设备准确控制投加量,且聚合氯化铝溶液稳定性较好,便于储存和使用,易于实现自动化操作。
成本较低:相比一些其他高效絮凝剂,聚合氯化铝的价格相对较低,在达到良好处理效果的同时,可降低污水处理成本,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投加量与浓度
投加量:洗砂厂污水处理中聚合氯化铝的投加量在 30 - 150mg/L 之间。但具体投加量会因洗砂废水的水质、悬浮物浓度、处理工艺等因素而有所不同。例如,当废水中悬浮物浓度较高时,投加量需要达到 100 - 150mg/L;而对于悬浮物浓度较低的废水,投加量在 30 - 50mg/L 即可。
投加浓度:一般将聚合氯化铝配制成质量分数为 5% - 10% 的溶液进行投加。在实际应用中,可先将固体聚合氯化铝溶解在水中,搅拌均匀,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母液,然后再根据需要稀释到合适的投加浓度。
注意事项
储存条件:应储存在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仓库内,避免受潮和淋雨,防止产品结块变质。如果储存不当,聚合氯化铝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影响其使用效果。
溶解操作:溶解时应使用干净的自来水或井水,避免使用含有杂质的废水。溶解过程中要充分搅拌,以加速药剂的溶解,但搅拌速度不宜过快,以免破坏絮凝体结构。一般搅拌速度控制在 200 - 300 转 / 分钟,溶解时间为 30 - 60 分钟。
与其他药剂配合使用:在一些情况下,为了进一步提高处理效果,需要将聚合氯化铝与其他药剂(如聚丙烯酰胺)配合使用。此时要注意药剂的投加顺序和间隔时间。先投加聚合氯化铝,待其与废水充分混合反应后,再投加聚丙烯酰胺,以发挥两种药剂的协同作用。
安全防护:聚合氯化铝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防护,避免药剂接触皮肤和眼睛。如果不慎接触到皮肤,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如果进入眼睛,应立即用清水冲洗并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