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絮凝效果
聚合氯化铝和硫酸铝都有絮凝作用,但它们的作用机制和适用情况略有不同。聚合氯化铝水解产生的多核羟基铝配合物能快速中和胶体微粒表面的负电荷,并且通过吸附架桥作用形成絮体。硫酸铝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也能吸附悬浮颗粒使其凝聚。当两者混合时,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产生协同效应。例如,在处理一些含有复杂有机物和较高浊度的污水时,聚合氯化铝的高效电荷中和能力与硫酸铝形成的氢氧化铝胶体吸附作用相结合,能够使污水中的杂质更好地絮凝沉淀,提高处理效率。
拓宽适用的水质范围
聚合氯化铝适用的 pH 范围一般在 6 - 9 之间,而硫酸铝在 pH 值为 5.5 - 7.5 之间絮凝效果较好。混合使用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拓宽有效处理的 pH 范围,使药剂在更广泛的酸碱度条件下发挥作用。对于一些水质 pH 波动较大的污水,如某些工业废水在不同生产阶段排放的废水 pH 不同,这种混合药剂可以更好地适应水质变化,保证絮凝效果的稳定性。
适应不同的污染物类型
聚合氯化铝对于水中的胶体颗粒和部分重金属离子等有较好的去除效果,硫酸铝在与某些有机物结合方面有独特的作用。例如在造纸废水处理中,混合使用可以同时针对废水中的纤维悬浮物(聚合氯化铝作用明显)和一些有机添加剂(硫酸铝发挥更好的作用),提高对多种污染物的综合去除能力。
混合的比例和注意事项
混合比例需要根据具体的水质情况进行调整。一般需要通过实验来确定混合比例。如果污水中浊度较高、胶体颗粒多,需要适当增加聚合氯化铝的比例;如果水中有机物含量相对较高,且对氢氧化铝胶体的吸附作用有较大需求,硫酸铝的比例可以适当提高。例如,在一些实验案例中,聚合氯化铝和硫酸铝按照 3:1 或 2:1 的质量比混合后,在处理某些印染废水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