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氯化铝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去除总锑,以下是其原理、影响因素和应用实例分析:
作用原理
吸附电中和:聚合氯化铝在水中水解会产生各种带正电荷的多核羟基配合物和氢氧化铝胶体。锑在水中以阴离子形式存在,如等,带正电的水解产物可以通过静电引力与带负电的锑离子或含锑化合物发生吸附电中和反应,使颗粒的表面电荷被中和,从而降低颗粒间的静电斥力,促进颗粒聚集。
吸附架桥:水解产生的氢氧化铝胶体等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吸附能力,能通过吸附架桥作用将水中的锑离子或含锑的微小颗粒连接在一起,形成较大的絮体。这些絮体在重力作用下沉淀,从而实现锑的去除。
沉淀物网捕:聚合氯化铝水解生成的氢氧化铝等沉淀物在形成过程中,会像网一样将水中的锑离子或含锑颗粒包裹在其中,一起沉淀到水底,达到去除锑的目的。
影响因素
pH 值:一般在 pH 值为 6.5-7.5 时,聚合氯化铝水解生成的氢氧化铝胶体形态较为稳定,对锑的吸附和沉淀效果较好。当 pH 值过低,铝离子以形式为主,不利于形成具有吸附和网捕作用的氢氧化铝胶体;pH 值过高,铝离子会形成等阴离子形式,也会降低对锑的去除效果。
投加量:投加量不足时,产生的具有吸附和沉淀作用的物质数量有限,无法与水中的锑充分反应和结合;投加量过大,会使水中的胶体颗粒出现再稳现象,导致絮凝效果变差,同时也会增加处理成本和水中铝离子的残留量。
水温:水温较低时,聚合氯化铝的水解速度缓慢,生成的絮体细小、松散,不利于对锑的吸附和沉淀;水温过高时,会使絮体的水合作用增强,颗粒之间的碰撞机会减少,也会对除锑效果产生一定影响。
应用实例
在一些印染废水处理中,印染废水中常含有一定量的锑,可在预处理或深度处理阶段投加聚合氯化铝。通过调节废水的 pH 值到合适范围,投加适量的聚合氯化铝,经过混合、反应、沉淀等工艺,能有效降低废水中的总锑含量,使其达到排放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