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氯化铝虽然是一种常用且有效的水处理药剂,但也存在一些缺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受水质影响大pH 值:聚合氯化铝在不同 pH 值的水质中表现出的处理效果差异较大。在 pH 值为 6.5-7.5 的范围内效果较好,当水质的 pH 值超出这个范围时,比如在酸性较强或碱性较强的水中,其水解反应会受到抑制,导致形成的絮凝体结构和性能发生变化,絮凝效果变差,从而影响对污染物的去除效率。
水温:水温对聚合氯化铝的水解速度和絮凝效果有显著影响。在低温条件下,水的粘度增大,分子运动速度减慢,聚合氯化铝的水解反应速度也随之降低,生成的絮凝体细小、松散,沉淀性能不佳,使得处理效果下降。
存在铝残留问题潜在健康风险:在水处理过程中,聚合氯化铝投加量过多或反应不完全时,会导致水中残留一定量的铝离子。长期饮用含有较高铝含量的水,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如在人体内蓄积会对神经系统、骨骼等产生不良影响。
影响水质口感:铝残留会使水产生异味或改变水的口感,降低水的感官品质,影响用户对水的接受度。
药剂稳定性有限储存条件要求高:聚合氯化铝的固体产品吸湿性较强,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从而影响其有效成分含量和使用效果。液体产品则存在保质期相对较短的问题,在储存过程中会发生水解、聚合等反应,导致产品性能下降。
配制成溶液后时效性短:将聚合氯化铝配制成水溶液后,其有效成分会随着时间逐渐发生变化,一般需要在较短时间内使用完毕,否则会影响处理效果,这就要求在使用过程中要现配现用,增加了操作的复杂性和管理成本。
对某些污染物处理效果不佳溶解性有机物:对于一些溶解性较强的有机物,聚合氯化铝的絮凝沉淀作用往往难以将其有效去除。这些有机物与聚合氯化铝水解产生的絮凝体结合不紧密,或者其分子结构和性质使得它们不易被吸附和沉淀,需要结合其他处理方法如活性炭吸附、氧化等才能达到较好的去除效果。
特定重金属离子形态:对于某些以特定形态存在的重金属离子,如与有机物形成稳定络合物的重金属离子,聚合氯化铝无法将其有效去除。因为这些络合态的重金属离子不易与聚合氯化铝水解产物发生反应,或者形成的沉淀不稳定,容易重新溶解在水中。
产生污泥量大后续处理成本高:聚合氯化铝在水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泥。这些污泥的体积较大,含水量高,处理和处置难度较大,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污泥的脱水、浓缩、填埋或焚烧等处理,增加了整个水处理系统的运行成本和管理难度。
污泥处置环境压力:如果污泥处置不当,其中含有的重金属等有害物质会对土壤、水体等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给环境保护带来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