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氯化铝(PAC)在一定程度上对去除总氮有一定作用,但不能直接完全去除总氮,主要是通过与其他工艺协同作用来降低总氮含量,以下是具体介绍:
作用原理
混凝沉淀作用:总氮中的一些有机氮会以胶体或悬浮颗粒的形式存在于水中。聚合氯化铝在水中水解会生成一系列多核羟基配合物和氢氧化铝胶体。这些胶体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吸附能力,能够通过压缩双电层、吸附电中和、网捕卷扫等作用,使水中的胶体颗粒和悬浮物质脱稳、凝聚,形成较大的絮体沉淀下来,从而去除部分以颗粒态存在的有机氮。
助凝作用间接影响:在生物脱氮工艺中,聚合氯化铝可以作为助凝剂使用。它有助于活性污泥的凝聚和沉淀,提高污泥的沉降性能,使生物处理过程更加稳定高效。这有利于微生物更好地发挥脱氮作用,间接地对总氮去除起到促进作用。因为在生物处理中,氨氮会被氨氧化细菌转化为亚硝酸盐氮,再进一步被亚硝酸盐氧化细菌转化为硝酸盐氮,较后通过反硝化细菌将硝酸盐氮转化为氮气从水中逸出,实现总氮的去除。良好的污泥性能有助于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从而提高生物脱氮的效果。
影响因素
pH 值:聚合氯化铝的水解形态和混凝效果受 pH 值影响很大。一般在 pH 值为 6-9 的范围内,聚合氯化铝的混凝效果较好,有利于对含氮颗粒物质的去除。当 pH 值过低或过高时,会影响聚合氯化铝的水解产物形态,使其混凝效果变差,从而影响对总氮的去除效果。
投加量:投加量不足时,无法提供足够的胶体和絮凝剂来使含氮物质充分凝聚沉淀;而投加量过多,会导致胶体颗粒重新稳定,出现 “胶体保护” 现象,反而降低混凝效果,使总氮去除率下降。
水温:水温对聚合氯化铝的水解速度和絮凝体的形成有明显影响。水温较低时,水解速度缓慢,絮凝体形成速度慢且结构松散,不利于对总氮的去除;水温过高时,会使絮凝体的水合作用增强,也会影响混凝沉淀效果。
应用实例
在污水处理厂中的应用:许多污水处理厂采用生物处理与化学混凝沉淀相结合的工艺来处理污水中的总氮。在生物处理后段,投加聚合氯化铝进行混凝沉淀,可以进一步去除生物处理后残留的含氮悬浮物和难降解的有机氮,使总氮达标排放。
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对于一些含有高浓度总氮的工业废水,如化工废水、制药废水等,在预处理或深度处理阶段,会使用聚合氯化铝进行混凝沉淀处理,降低总氮含量,减轻后续生物处理或其他处理工艺的负担,提高整体处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