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氯化铝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在高温环境中使用,但高温对其使用效果和性能有诸多影响,具体如下:
对水解反应的影响
聚合氯化铝发挥作用的关键是水解形成具有絮凝和沉淀作用的氢氧化铝胶体等物质。一般适当升高温度会加快水解反应的速度,使聚合氯化铝能更快地水解产生氢氧化铝胶体,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其对污水中杂质的絮凝和沉淀,提高处理效率。
但温度过高时,会导致聚合氯化铝的水解反应过度,生成的氢氧化铝胶体会进一步分解或形态发生变化,影响其絮凝性能。
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高温会影响水中胶体颗粒的布朗运动。适当的高温使颗粒运动加剧,有助于聚合氯化铝与胶体颗粒的碰撞结合,提高絮凝效果,使絮体形成速度加快、颗粒更大,更易于沉淀分离。
当温度过高时,水的粘度降低,絮体颗粒在水中的沉降阻力减小,但同时絮体的结构会变得松散,强度降低,在沉淀过程中容易破碎,反而不利于固液分离,导致出水水质变差。
对水质的影响
高温会使水中的溶解氧含量降低,而聚合氯化铝在水解和絮凝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溶解氧参与反应。溶解氧不足会影响聚合氯化铝的氧化和水解过程,进而影响其除污、除磷等效果。
在高温且高 pH 值的条件下,聚合氯化铝中的铝离子会形成一些不溶性的铝酸盐等物质,导致水中铝离子浓度增加,会对后续的水质产生不良影响,如对人体健康和某些工业生产过程造成危害。
实际应用中的温度限制
在一些工业废水处理等实际应用场景中,若废水温度较高,一般在 60℃以下时,聚合氯化铝仍能发挥一定的作用,但需要适当调整投加量和反应时间等参数。
当温度超过 80℃时,聚合氯化铝的使用效果会明显下降,此时需要先对废水进行降温处理,或者考虑采用其他更耐高温的水处理药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