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水质情况调整聚合氯化铝的使用比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分析水质参数
浊度:
浊度是衡量水中悬浮颗粒含量的指标。如果水质浊度较高,说明水中含有大量的悬浮颗粒,需要增加聚合氯化铝的使用比例以增强絮凝效果。
可以使用浊度计测量水质的浊度,根据浊度的高低确定聚合氯化铝的大致使用量范围。例如,浊度在 50 NTU 以下的水质,聚合氯化铝的使用比例在每立方米水 20 - 30 克;而浊度在 100 NTU 以上的水质,使用比例需要提高到每立方米水 40 - 60 克。
pH 值:
水质的 pH 值对聚合氯化铝的絮凝效果有很大影响。一般聚合氯化铝在酸性和中性条件下效果较好,在碱性条件下效果相对较差。
使用 pH 计测量水质的 pH 值。如果水质偏碱性,需要先进行 pH 值调节,将其调整到适宜的范围(为 6 - 9)后再加入聚合氯化铝。或者选择适合碱性水质的聚合氯化铝产品,并适当增加使用比例。例如,对于 pH 值为 8 - 9 的碱性水质,聚合氯化铝的使用比例需要比中性水质增加 10% - 20%。
有机物含量:
水中的有机物含量会影响聚合氯化铝与悬浮颗粒的结合能力。如果有机物含量较高,会与聚合氯化铝发生竞争吸附,降低絮凝效果。
可以通过化学需氧量(COD)或总有机碳(TOC)的测定来评估水中的有机物含量。如果有机物含量较高,可以考虑增加聚合氯化铝的使用比例,或者结合其他处理方法,如生物处理、氧化处理等,先降低水中有机物的含量,再使用聚合氯化铝进行絮凝处理。例如,对于 COD 值较高的工业废水,聚合氯化铝的使用比例需要根据 COD 的具体数值进行调整,一般每增加 100 mg/L 的 COD,聚合氯化铝的使用比例需要增加每立方米水 5 - 10 克。
硬度:
水质的硬度主要由水中的钙、镁离子含量决定。硬度较高的水质会与聚合氯化铝发生反应,影响絮凝效果。
可以使用硬度测定仪测量水质的硬度。如果水质硬度较高,可以适当增加聚合氯化铝的使用比例,或者选择对硬度不敏感的聚合氯化铝产品。例如,对于硬度在 200 mg/L 以上的水质,聚合氯化铝的使用比例需要比软质水增加每立方米水 10 - 20 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