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义市利星净水材料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15938789333
新闻资讯News Center
水处理药剂Product Display
技术指导

锅炉专用水处理药剂

作者:利星 发布日期:2025-04-22

锅炉专用水处理药剂是针对锅炉系统(蒸汽锅炉、热水锅炉、导热油炉等)水质特点设计的化学药剂,主要用于防止结垢、腐蚀、沉积物附着及控制微生物繁殖,确保锅炉安全、高效运行,延长使用寿命。以下是锅炉专用水处理药剂的分类、作用及应用要点:

一、核心药剂分类及作用

1. 阻垢剂(Scale Inhibitor)

作用:抑制水中钙、镁离子形成碳酸盐、硫酸盐(如 CaCO₃、CaSO₄、Mg (OH)₂)等硬垢,防止结垢导致的传热效率下降和管道堵塞。

主要成分:聚磷酸盐类:六偏磷酸钠、三聚磷酸钠(通过螯合钙镁离子,形成可溶性络合物)。

有机膦酸类:氨基三亚甲基膦酸(ATMP)、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EDTMP)(吸附在金属表面或晶体表面,抑制垢晶生长)。

聚羧酸类:聚丙烯酸(PAA)、聚马来酸(PMA)(分散垢晶,阻止其聚集沉积)。

原理:螯合作用、晶格畸变、分散悬浮。

应用:中低压锅炉锅内处理,或作为反渗透等膜处理系统的预处理药剂。

2. 缓蚀剂(Corrosion Inhibitor)

作用:在金属表面(如碳钢、铜)形成保护膜,抑制氧腐蚀、电化学腐蚀及酸性腐蚀(如 CO₂、H₂S 引起的腐蚀)。

分类及成分:阳极型(钝化剂):铬酸盐(毒性高,逐步淘汰)、亚硝酸盐(仅限密闭系统)、钼酸盐(环保型,促进金属氧化膜形成)。

阴极型:聚磷酸盐、锌盐(抑制阴极反应,阻止氢离子放电)。

混合型:胺类(如吗啉、环己胺,中和水中游离 CO₂,调节 pH)、唑类(苯并三氮唑 BTA,保护铜及铜合金)。

应用:蒸汽锅炉给水系统、热水锅炉循环水,需根据金属材质(碳钢 / 铜)选择对应药剂。

3. 除氧剂(Oxygen Scavenger)

作用:去除给水中的溶解氧(O₂),防止氧腐蚀(锅炉腐蚀的主要原因)。

主要成分及类型:

还原性药剂:亚硫酸钠(Na₂SO₃,与 O₂反应生成 Na₂SO₄,适用于低压锅炉,pH>7 时效果好)。

联氨(N₂H₄,毒性强,高温分解为 N₂和 H₂O,适用于中高压锅炉,现逐步被肟类(如丙酮肟、乙醛肟)替代)。

催化除氧剂:活性炭、催化剂(促进 O₂与水中还原剂反应)。

原理:化学反应消耗 O₂,使溶解氧浓度降至标准以下(如蒸汽锅炉给水≤0.1 mg/L)。

4. 分散剂(Dispersant)

作用:将锅炉水中的悬浮物、腐蚀产物(如 Fe₃O₄、CuO)及微垢颗粒分散成细小颗粒,随排污排出,避免沉积。

成分:聚羧酸类(同阻垢剂)、木质素磺酸盐。

应用:配合阻垢剂使用,尤其适用于水质硬度较高、悬浮物较多的锅炉系统。

5. 碱度调节剂(Alkalinity Regulator)

作用:调节锅炉水 pH 值(控制在 10~12),维持碱性环境以抑制腐蚀,同时促进镁离子形成松散的 Mg (OH)₂沉淀(而非坚硬的 MgSiO₃垢)。

成分:氢氧化钠(NaOH,提高 pH,适用于补给水为软化水的系统)。

碳酸钠(Na₂CO₃,高温分解为 NaOH 和 CO₂,同时提供碳酸根离子)。

磷酸盐(磷酸三钠 Na₃PO₄,除调节碱度外,还能与 Ca²+ 形成可排污的磷酸钙渣)。

应用:锅内处理,需严格控制投加量,避免碱度过高导致汽水共腾。

6. 杀菌剂(Biocide)

作用:杀灭或抑制锅炉系统(尤其是热水锅炉、闭式循环系统)中的微生物(如藻类、细菌),防止生物黏泥堵塞管道及微生物腐蚀。

成分:季铵盐类(如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异噻唑啉酮(低毒广谱)、氧化性杀菌剂(次氯酸钠,慎用,避免腐蚀)。

应用:开式循环热水系统或长期停运锅炉的防腐处理。

二、锅炉水处理工艺与药剂配合

1. 锅外预处理(补给水处理)

软化处理:离子交换树脂去除 Ca²+、Mg²+,降低硬度;若硬度极高,可投加阻垢剂(如有机膦酸)防止树脂结垢。

除氧处理:中高压锅炉需热力除氧(104℃以上)+ 化学除氧剂(如肟类);低压锅炉可直接投加亚硫酸钠。

脱盐处理:反渗透(RO)系统中添加阻垢剂(如 ATMP),防止膜表面结垢。

2. 锅内处理(运行中加药)

阻垢防腐:向汽包或给水管道投加聚磷酸盐、有机膦酸 + 胺类缓蚀剂,维持水质 pH 和分散性。

排污控制:定期排污去除悬浮杂质,配合分散剂提高排污效率。

3. 停炉保护

干法保护:烘干锅炉,放置缓蚀剂(如气相缓蚀剂)防止潮气腐蚀。

湿法保护:充满含亚硫酸钠或联氨的碱性水(pH>10),隔绝氧气。

三、选型注意事项

锅炉类型与参数:低压锅炉(≤2.5 MPa):优先选亚硫酸钠(除氧)、聚磷酸盐(阻垢)、氢氧化钠(调碱)。

中高压锅炉(>2.5 MPa):需耐温性强的肟类除氧剂、钼酸盐缓蚀剂,避免使用易分解产生腐蚀性物质的药剂。

水质分析:检测硬度(Ca²+、Mg²+)、碱度、溶解氧、pH 值,针对性选择阻垢剂和碱度调节剂(如高硬度水需有机膦酸类,低硬度水可用聚羧酸类)。

药剂相容性:避免碱性药剂(如 NaOH)与酸性药剂(如聚磷酸盐)直接混合,需分步投加。

铜合金材质锅炉禁用含氨药剂(如胺类),改用唑类缓蚀剂。

环保与安全:优先选择无磷(如聚羧酸类)、低毒药剂(替代铬酸盐、联氨),符合国家标准《工业锅炉水质》(GB/T 1576-2018)。

注意药剂储存条件(如亚硫酸钠易氧化,需密封避光保存)。

四、典型应用场景

低压蒸汽锅炉(如 0.5~1.6 MPa):补给水软化 + 锅内投加 磷酸三钠(调碱 + 阻垢)+ 亚硫酸钠(除氧),定期排污控制总溶解固形物(TDS)。

中压电站锅炉(3.8~10 MPa):除盐水处理 + 热力除氧 + 锅内投加 氨(调节 pH)+ 丙酮肟(除氧)+ 聚马来酸(分散剂),严格控制溶解氧<0.01 mg/L。

热水锅炉(闭式循环):补给水软化 + 系统投加 吗啉(中和 CO₂)+ 苯并三氮唑(保护铜部件)+ 异噻唑啉酮(杀菌),维持 pH 9~10。

五、国家标准与规范

GB/T 1576-2018《工业锅炉水质》:规定了不同压力锅炉的水质指标(如硬度、碱度、溶解氧)及药剂处理要求。

TSG G0001-2012《锅炉安全技术规程》:强调水处理药剂的正确选用和投加,防止因结垢、腐蚀导致的安全事故。

通过科学选用药剂并配合合理的水处理工艺,可显著降低锅炉能耗(结垢 1 mm 导致热效率下降 5%~8%),延长使用寿命,保障安全生产。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