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革污水处理剂是用于处理皮革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污水的化学药剂,根据其作用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类:
混凝剂
作用原理:通过压缩双电层、吸附架桥等作用,使污水中的悬浮颗粒、胶体等杂质凝聚成较大的絮体,便于沉淀或过滤分离。
常见种类聚合氯化铝(PAC):具有絮凝效果好、适应水质范围广、水解速度快等优点,能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色度和部分重金属离子。
聚合硫酸铁(PFS):在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和低温低浊度废水时效果显著,形成的絮体密实,沉降速度快,且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
应用场景:广泛应用于皮革污水处理的前端预处理和中间沉淀阶段,能有效降低污水的浊度和化学需氧量(COD)。
助凝剂
作用原理:辅助混凝剂发挥作用,提高混凝效果。它能通过吸附、架桥等方式,使凝聚的絮体进一步长大,形成更紧密、更大的絮团,从而加快沉淀速度,提高固液分离效果。
常见种类聚丙烯酰胺(PAM):有阳离子型、阴离子型和非离子型三种。阳离子型 PAM 适用于带负电荷的胶体颗粒,阴离子型 PAM 适用于带正电荷的胶体颗粒,非离子型 PAM 则适用于中性或弱酸性条件下的污水。
应用场景:与混凝剂配合使用,在皮革污水处理的沉淀、气浮等工艺环节中,帮助提高悬浮物的去除率,改善出水水质。
脱色剂
作用原理:通过化学反应或物理吸附作用,破坏污水中发色基团的结构,或吸附去除有色物质,从而达到脱色的目的。
常见种类活性炭: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和丰富的微孔结构,能通过物理吸附作用去除污水中的色素、异味和部分有机物。
絮凝脱色剂:如一些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在絮凝过程中对色素有吸附和沉淀作用,可同时实现絮凝和脱色的效果。
应用场景:主要用于皮革污水的深度处理阶段,去除污水中的色度,使出水达到排放标准或回用要求。
重金属捕集剂
作用原理:能与污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如铬、铅、汞等发生螯合反应,生成难溶性的金属螯合物沉淀,从而将重金属离子从污水中去除。
常见种类:DTC 类重金属捕集剂应用较为广泛,它能在较宽的 pH 值范围内与多种重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螯合物。
应用场景:皮革加工中常使用重金属盐,因此重金属捕集剂是皮革污水处理中不可或缺的药剂,用于去除污水中的重金属离子,避免重金属对环境造成污染。
杀菌剂
作用原理:通过破坏细菌的细胞壁、细胞膜或干扰细菌的代谢过程,杀灭或抑制污水中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防止微生物滋生和繁殖,避免水质恶化。
常见种类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能快速杀灭多种微生物,且价格低廉,使用方便。
二氧化氯:杀菌效果好,作用迅速,能有效杀灭细菌、病毒和真菌等,且不会产生氯代有机物等有害物质。
应用场景:在皮革污水处理的后期消毒阶段使用,确保出水水质符合卫生标准,防止微生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