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废水成分复杂,含有大量的有机物、颜料、重金属离子等污染物,以下是一些常用于印刷废水处理的药剂:
絮凝剂
作用原理:通过中和胶体颗粒表面的电荷,使胶体颗粒失去稳定性,相互碰撞聚集成较大的颗粒,从而加速悬浮颗粒的沉降,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
常用类型无机絮凝剂:如聚合氯化铝(PAC)、聚合硫酸铁(PFS)等。PAC 能快速形成粗大的絮凝体,沉淀速度快,对各种水质适应性强;PFS 具有较强的氧化能力,对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有较好的效果。
有机絮凝剂:主要有聚丙烯酰胺(PAM),根据其离子特性可分为阳离子型、阴离子型和非离子型。阳离子型 PAM 适用于带负电荷的胶体颗粒,能快速絮凝沉淀;阴离子型 PAM 则对带正电荷的颗粒效果较好;非离子型 PAM 适用于水质变化较大的情况。
助凝剂
作用原理:辅助絮凝剂发挥作用,提高絮凝效果。它能通过吸附、架桥等作用,使絮凝体变得更加粗大、紧密,提高沉淀性能。
常用类型:常见的助凝剂有活化硅酸、骨胶、海藻酸钠等。活化硅酸能增加絮凝体的强度和密度,提高沉淀速度;骨胶和海藻酸钠等天然高分子助凝剂,具有良好的絮凝促进作用,且对环境友好。
脱色剂
作用原理:印刷废水中的颜色主要由颜料和染料等有机物引起,脱色剂通过破坏发色基团或与有色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将其转化为无色或浅色物质,从而达到脱色的目的。
常用类型无机脱色剂:如硫酸亚铁,在碱性条件下,亚铁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亚铁,能与废水中的有色物质发生共沉淀作用,从而去除颜色。
有机脱色剂:如季铵盐类脱色剂,通过与带负电荷的有色物质发生静电吸引和络合作用,使颜色去除。一些新型的有机高分子脱色剂,具有脱色效率高、用量少、pH 适用范围广等优点。
氧化剂
作用原理:利用氧化剂的强氧化性,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和还原性物质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和其他无害物质,从而降低废水的化学需氧量(COD)和生化需氧量(BOD),同时也能起到脱色、除臭的作用。
常用类型:包括过氧化氢(H₂O₂)、臭氧(O₃)、二氧化氯(ClO₂)等。过氧化氢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能产生具有强氧化性的羟基自由基,氧化能力强;臭氧是一种高效的氧化剂,能快速分解有机物,脱色和杀菌效果显著;二氧化氯具有较强的氧化性,且在水中的溶解度高,稳定性好,能有效去除废水中的多种污染物。
重金属捕集剂
作用原理:印刷废水中含有铜、锌、铅等重金属离子,重金属捕集剂能与重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螯合物,通过沉淀或吸附的方式将重金属离子从废水中去除,达到排放标准。
常用类型:常见的重金属捕集剂有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巯基化合物类等。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捕集剂对多种重金属离子都有良好的捕集效果,能在较宽的 pH 值范围内与重金属离子形成难溶性的螯合物沉淀。
在实际的印刷废水处理中,需要根据废水的具体水质特点和处理要求,选择合适的药剂组合,并通过实验确定投加量和处理条件,以实现高效、经济的废水处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