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使用的药剂种类繁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絮凝剂
聚合氯化铝(PAC):是一种无机高分子絮凝剂,能通过压缩双电层、吸附架桥等作用,使水中的悬浮颗粒凝聚成较大的絮体,从而加速沉淀分离。具有絮凝效果好、适应水质范围广、水解速度快、沉淀速度快等优点,常用于污水处理厂的混凝沉淀工艺,可有效去除水中的悬浮固体、胶体物质和部分有机物,降低出水的浊度和化学需氧量(COD)。
聚丙烯酰胺(PAM):是一种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根据离子特性可分为阳离子型、阴离子型和非离子型。阳离子型 PAM 适用于带负电荷的悬浮颗粒,通过电荷中和与吸附架桥作用使颗粒凝聚;阴离子型 PAM 则适用于带正电荷的颗粒;非离子型 PAM 对中性或弱酸性条件下的悬浮颗粒有较好的絮凝效果。PAM 作为助凝剂与 PAC 等絮凝剂配合使用,能显著提高絮凝效果,减少絮凝剂用量,降低污泥体积,常用于污泥脱水和深度处理阶段。
消毒剂
二氧化氯:也是一种强氧化剂,消毒能力强,杀菌效果好,能快速杀灭各种微生物。与液氯相比,二氧化氯消毒不会产生三卤甲烷等有害副产物,消毒后的水质更安全。此外,二氧化氯在水中的溶解度高,稳定性较好,适用的水质范围广。因此,在对消毒要求较高、对副产物控制严格的污水处理厂,二氧化氯逐渐得到广泛应用。
除磷剂
铁盐除磷剂:如硫酸铁、氯化铁等,其除磷原理是铁离子与磷酸根离子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难溶性的磷酸铁沉淀,从而将磷从水中去除。铁盐除磷剂除磷效果好,反应速度快,适用的 pH 范围较广,但过量投加会导致出水色度增加和铁离子超标。
铝盐除磷剂:常见的有硫酸铝、聚合氯化铝等。铝离子与磷酸根离子结合生成磷酸铝沉淀,实现除磷目的。铝盐除磷剂在中性至弱碱性条件下除磷效果较好,且不会增加出水的色度,但对水质的 pH 变化较为敏感,需要严格控制反应条件。
脱氮剂
甲醇:在缺氧反硝化过程中,甲醇作为碳源,为反硝化细菌提供能量和电子供体,使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还原为氮气,从而实现脱氮。甲醇具有较高的生物可利用性,能快速被反硝化细菌利用,脱氮效果好。但甲醇属于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
葡萄糖:也是一种常用的碳源,可作为反硝化过程中的电子供体。与甲醇相比,葡萄糖安全性较高,来源广泛。葡萄糖的投加量需要严格控制,过量投加会导致出水 COD 升高,影响水质。
酸碱调节剂
盐酸:呈强酸性,主要用于调节碱性废水的 pH 值。在污水处理中,当废水的 pH 值过高时,投加盐酸可以降低 pH 值,使其达到适宜的处理范围。盐酸具有腐蚀性,使用时需要注意安全防护,避免对设备和人员造成伤害。
氢氧化钠:是一种强碱,常用于调节酸性废水的 pH 值。当废水的 pH 值过低时,加入氢氧化钠可以提高 pH 值,使废水达到中性或碱性条件,有利于后续的处理工艺。氢氧化钠具有强腐蚀性,在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要注意防止与皮肤和眼睛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