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中除磷常用的药剂主要有铁盐、铝盐、钙盐以及一些复合型药剂,以下是具体介绍:
铁盐除磷剂常用类型:包括氯化铁、硫酸亚铁、聚合硫酸铁等。
除磷原理:铁盐在水中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通过吸附、络合和沉淀等作用,与磷酸根离子结合形成难溶性的磷酸铁沉淀,从而实现除磷。
特点:除磷效果好,适应的 pH 范围较广,一般在 4 - 11 之间均有较好的除磷效果。同时,铁盐还具有混凝作用,能改善污泥的沉降性能。但铁盐投加量过大时,会导致出水色度增加,且会使污泥量增多。
铝盐除磷剂常用类型:主要有硫酸铝、聚合氯化铝等。
除磷原理:铝盐在水中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氢氧化铝胶体能够吸附水中的磷酸根离子,同时与磷酸根离子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难溶性的磷酸铝沉淀。
特点:除磷效果稳定,对 pH 值的适应范围在 5 - 8 之间。与铁盐相比,铝盐不会增加出水的色度,且产生的污泥量相对较少。不过,过量投加铝盐会导致水中铝离子超标,对环境造成一定危害。
钙盐除磷剂常用类型:为石灰。
除磷原理:石灰投加到水中后,会与水中的碳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同时使水的 pH 值升高。在高 pH 值条件下,磷酸根离子与钙离子反应生成羟基磷灰石沉淀,从而达到除磷的目的。
特点:除磷效果较好,能将磷含量降至较低水平。而且石灰价格便宜,来源广泛。但使用石灰除磷时,需要调节 pH 值至较高范围(一般大于 10),这会对后续处理工艺产生影响,同时会产生大量的污泥,增加污泥处理的难度和成本。
复合型除磷剂常用类型:是由铁盐、铝盐、钙盐等多种成分复配而成的除磷剂。
除磷原理:综合了多种成分的除磷优势,通过多种作用机制协同除磷,如吸附、沉淀、络合等,能够更有效地去除污水中的磷。
特点:具有除磷效率高、适用范围广、对水质变化的适应性强等优点。同时,由于复配了多种成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单一药剂的投加量,降低药剂成本和污泥产量。但复合型除磷剂的成分相对复杂,其作用机制和更好使用条件需要通过实验进行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