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水是指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硬水处理剂的作用是降低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防止水垢形成和设备腐蚀。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硬水处理剂:
离子交换树脂
原理:离子交换树脂是一种具有网状结构的高分子化合物,其内部含有可交换的离子基团。当硬水通过离子交换树脂时,树脂上的钠离子(或氢离子)与水中的钙、镁离子发生交换反应,钙、镁离子被吸附在树脂上,而钠离子(或氢离子)进入水中,从而降低了水的硬度。
类型:分为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和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等。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对钙、镁离子的交换能力强,适用于各种硬度的水;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则在碱性条件下交换能力较好。
应用场景:广泛应用于工业锅炉、热交换器、空调系统等的硬水软化处理,也常用于制备去离子水。
螯合剂
原理:螯合剂能与水中的钙、镁离子形成稳定的螯合物,将钙、镁离子从水中 “包裹” 起来,使其失去形成水垢的能力。螯合剂含有多个配位原子,能与金属离子形成多个配位键,形成环状结构的螯合物。
常见种类:如乙二胺四乙酸(EDTA)及其钠盐、二乙烯三胺五乙酸(DTPA)及其钠盐等。EDTA 对钙、镁离子的螯合能力强,能在较宽的 pH 值范围内发挥作用;DTPA 的螯合效果更好,尤其适用于处理含有多种金属离子的硬水。
应用场景:常用于工业清洗、纺织印染、造纸等行业的硬水预处理,以及一些对水质要求较高的实验室和电子工业领域。
阻垢剂
原理:阻垢剂通过吸附在碳酸钙、硫酸钙等水垢晶体的表面,抑制晶体的生长和聚集,使水垢不能形成大的颗粒沉淀下来。同时,阻垢剂还能分散水中的微小颗粒,防止它们相互碰撞结合形成水垢。
常见种类:有机膦酸类阻垢剂如氨基三亚甲基膦酸(ATMP)、羟基乙叉二膦酸(HEDP)等,它们具有良好的阻垢性能和缓蚀性能;聚羧酸类阻垢剂如聚丙烯酸(PAA)、聚马来酸酐(PMA)等,这类阻垢剂具有分散性好、对环境友好等特点。
应用场景:广泛应用于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锅炉水系统、反渗透水处理系统等,能有效防止设备和管道内水垢的形成,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使用寿命。
石灰
原理: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CaO),将石灰加入硬水中,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Ca (OH)₂],氢氧化钙与水中的碳酸氢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从而去除水中的部分钙离子,降低水的硬度。反应方程式为:Ca (HCO₃)₂ + Ca (OH)₂ = 2CaCO₃↓ + 2H₂O。
应用场景:常用于大型工业用水的预处理,如钢铁厂、热电厂等的循环冷却水系统,可降低水的暂时硬度。
在选择硬水处理剂时,需要根据硬水的具体成分、硬度大小、处理后的水质要求以及应用场景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处理剂或处理方法组合,以达到硬水软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