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氯化铝含量的测试方法主要有两种:重量法和容量法,以下是具体介绍:
重量法
原理:在一定条件下,将聚合氯化铝中的铝离子沉淀为氢氧化铝,然后经过过滤、洗涤、灼烧等步骤,使其转化为氧化铝,通过称量氧化铝的质量来计算聚合氯化铝中铝的含量,进而得出聚合氯化铝的含量。
试剂和材料:硝酸、氨水、盐酸、氯化铵、硝酸银、甲基橙指示剂等。
仪器设备:分析天平、高温炉、干燥器、坩埚、烧杯、漏斗等。
分析步骤称取一定量的聚合氯化铝样品,至 0.0001g,置于 250mL 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使其溶解,再加入 1 + 1 硝酸溶液,加热煮沸。
加入稍过量的氨水,使铝离子完全沉淀为氢氧化铝,沉淀经过陈化后,用慢速定量滤纸过滤,并用热水洗涤沉淀至无氯离子(用硝酸银溶液检验)。
将沉淀连同滤纸移入已恒重的坩埚中,先在电炉上低温灰化,然后放入高温炉中,在 800 - 900℃下灼烧至恒重。
结果计算:根据灼烧后氧化铝的质量,按照相关公式计算聚合氯化铝中铝的含量,再根据聚合氯化铝的化学式换算出聚合氯化铝的含量。
容量法(EDTA 络合滴定法)
原理:利用铝离子与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稳定的络合物,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用锌标准溶液滴定过量的 EDTA,从而间接测定铝离子的含量,进而计算出聚合氯化铝的含量。
试剂和材料:盐酸、硝酸、氨水、乙酸 - 乙酸钠缓冲溶液、EDTA 标准溶液、锌标准溶液、二甲酚橙指示剂等。
仪器设备:分析天平、酸式滴定管、锥形瓶、容量瓶等。
分析步骤称取一定量的聚合氯化铝样品,至 0.0001g,置于 250mL 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的水使其溶解,再加入 1 + 1 盐酸溶液和 1 + 1 硝酸溶液,加热煮沸。
冷却后,加入过量的 EDTA 标准溶液,调节溶液的 pH 值至 3 - 4,加热煮沸 2 - 3min,冷却至室温。
加入二甲酚橙指示剂,用锌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黄色变为红色即为终点。同时做空白试验。
结果计算:根据消耗的锌标准溶液的体积和浓度,以及空白试验的数据,按照相关公式计算聚合氯化铝中铝的含量,再换算出聚合氯化铝的含量。
以上两种方法中,重量法操作相对繁琐,但结果较为准确;容量法操作简便、快速,适用于日常生产中的快速检测。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同时,为了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进行多次平行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