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氯化铝小试实验包括以下步骤:
实验目的
确定聚合氯化铝处理特定水样的更好投加量、更好反应条件等,为实际生产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实验仪器与试剂
仪器:具塞量筒(如 1000mL)、烧杯(如 250mL、500mL)、搅拌器、电子天平、pH 计等。
试剂:聚合氯化铝固体或溶液、待处理水样、酸碱调节剂(如盐酸、氢氧化钠)等。
实验步骤
水样采集与分析:采集具有代表性的待处理水样,测定其基本水质指标,如 pH 值、浊度、悬浮物浓度等,以便了解水样的特性。
配制聚合氯化铝溶液:根据聚合氯化铝的有效成分含量,准确称取一定量的固体聚合氯化铝,溶解于适量蒸馏水中,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如 5% 或 10% 的溶液,搅拌均匀,使其充分溶解。
设置投加量梯度:在多个具塞量筒中分别加入相同体积的水样,如 1000mL。然后,根据预估的投加量范围,按照一定的梯度向各个量筒中加入不同量的聚合氯化铝溶液。例如,可设置投加量分别为 5mg/L、10mg/L、15mg/L、20mg/L、25mg/L 等。
快速搅拌:将加入聚合氯化铝溶液的水样立即置于搅拌器上,以较高的转速(如 200 - 300r/min)快速搅拌 1 - 2 分钟,使药剂与水样充分混合,促进絮凝剂的水解和颗粒的凝聚。
慢速搅拌:快速搅拌后,降低搅拌速度至 50 - 100r/min,继续搅拌 10 - 15 分钟,使凝聚的颗粒进一步长大形成絮体。
静置沉淀:搅拌结束后,将具塞量筒静置 30 - 60 分钟,让絮体自然沉淀,观察并记录不同投加量下的沉淀现象,如沉淀速度、絮体大小和形状、上清液的清澈程度等。
水质分析:沉淀完成后,取上清液测定其浊度、悬浮物浓度、pH 值等指标,评估不同投加量下聚合氯化铝的处理效果。
确定更好投加量:根据水质分析结果和沉淀现象,确定使水样处理效果聚合氯化铝投加量。更好效果表现为上清液浊度更低、悬浮物浓度较小、水质清澈透明等。
pH 值影响实验:如果水样的 pH 值对处理效果有影响,可以在不同 pH 值条件下重复上述实验步骤。通过添加酸碱调节剂,将水样的 pH 值分别调节至不同的数值,如 5、6、7、8、9 等,然后按照相同的投加量梯度加入聚合氯化铝溶液,进行搅拌、沉淀和水质分析,观察 pH 值对聚合氯化铝处理效果的影响,确定较适宜的 pH 值范围。
注意事项
实验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各操作条件的一致性,如搅拌速度、搅拌时间、静置时间等,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配制聚合氯化铝溶液时,要准确称量和溶解,避免因药剂浓度不准确而影响实验结果。
水样的采集和保存应遵循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水样的代表性和稳定性。在实验前,应充分摇匀水样,以保证每次取到的水样性质相同。
在进行 pH 值调节时,要缓慢加入酸碱调节剂,并不断搅拌和测量,避免 pH 值调节过度或不均匀。同时,要注意记录调节 pH 值所使用的酸碱量,以便在实际应用中参考。
实验结束后,应及时清洗实验仪器,避免残留的药剂和水样对仪器造成腐蚀或污染。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结果和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