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水药剂是用于处理循环冷却水系统中各种问题的化学药剂,主要有以下几类:
缓蚀剂
铬酸盐及其复合缓蚀剂
作用原理:铬酸盐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将金属与腐蚀介质隔离开来,从而起到缓蚀作用。与其他药剂复合使用时,能发挥协同效应,提高缓蚀效果。
优点:缓蚀效果好,对多种金属都有良好的保护作用;适应的水质范围较广。
缺点:铬酸盐具有毒性,对环境有污染,使用和排放受到严格限制。
锌盐缓蚀剂
作用原理:锌离子在金属表面阴极区形成氢氧化锌沉淀,抑制阴极反应,从而减缓腐蚀。常与其他缓蚀剂复配使用。
优点:无毒或低毒,对环境相对友好;能快速在金属表面形成保护膜,缓蚀效果较好。
缺点:单独使用时缓蚀效果有限,且在碱性条件下易生成沉淀,影响使用效果。
阻垢剂
聚磷酸盐阻垢剂
作用原理:聚磷酸盐能与水中的钙、镁等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络合物,阻止它们形成水垢沉淀。同时,还能在碳酸钙等晶体表面吸附,抑制晶体的生长和聚集。
优点:对碳酸钙、硫酸钙等水垢有良好的抑制效果;具有一定的缓蚀作用。
缺点:在水中容易水解生成正磷酸盐,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促进微生物生长。
有机膦酸类阻垢剂
作用原理:通过与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螯合物,将钙、镁等离子稳定在水中,防止其形成难溶性盐类沉淀。同时,能破坏水垢晶体的生长晶格,使水垢变得疏松易被水流带走。
优点:阻垢效果好,尤其对硫酸钙、磷酸钙等难溶盐的阻垢效果显著;化学稳定性高,不易水解和降解。
缺点:价格相对较高;对某些特殊水质条件下的水垢抑制效果有限。
杀菌灭藻剂
氧化性杀菌灭藻剂
作用原理:常见的有氯气、二氧化氯、次氯酸钠等,它们具有强氧化性,能够破坏微生物的细胞结构和酶系统,使微生物失去活性,从而达到杀菌灭藻的目的。
优点:杀菌速度快,杀菌效果好,能有效杀灭各种细菌、病毒和藻类;使用方便,成本相对较低。
缺点:容易分解,稳定性较差,需要定期添加;会与水中的有机物反应,生成有害的副产物。
非氧化性杀菌灭藻剂
作用原理:如季铵盐类,通过吸附在微生物表面,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使细胞内物质外泄,从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优点:杀菌效果不受 pH 值影响,在较宽的 pH 范围内都有良好的杀菌作用;对环境友好,不易产生有害副产物。
缺点:价格较高;长期使用容易使微生物产生抗药性。
分散剂
聚丙烯酸类分散剂
作用原理:通过静电斥力和空间位阻作用,使水中的悬浮颗粒和胶体物质分散在水中,防止它们聚集和沉淀。
优点:分散效果好,能有效防止污垢的形成和沉积;对多种颗粒物质都有良好的分散作用。
缺点:对高浓度的悬浮颗粒分散效果有限;在高温条件下容易发生降解。
聚马来酸酐类分散剂
作用原理:分子链上的羧基等官能团能与水中的颗粒物质表面发生吸附作用,同时通过静电斥力和空间位阻使颗粒保持分散状态。
优点: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在高硬度、高碱度的水质条件下仍有较好的分散效果。
缺点:价格相对较高;使用时需要根据水质情况调整用量。
不同的循环水系统因水质、设备材质、运行条件等因素不同,需要选择合适的循环水药剂,并通过科学的配方和投加方法,来保证循环水系统的稳定运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运行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