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污水处理过程中会使用到多种药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类型及其作用:
絮凝剂
聚合氯化铝(PAC):通过压缩双电层、吸附架桥和网捕卷扫等作用,使污水中的悬浮颗粒、胶体物质等凝聚成较大的絮体,便于沉淀分离,从而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有机物和部分重金属离子等,提高污水的澄清度。
聚丙烯酰胺(PAM):常作为助凝剂与聚合氯化铝等絮凝剂配合使用。它能通过吸附作用,使絮体进一步长大、密实,提高絮凝效果和沉淀速度,尤其对于一些难以沉淀的细小颗粒有很好的凝聚作用。
消毒药剂
二氧化氯:是一种强氧化剂,具有广谱、高效的杀菌能力,能快速杀灭细菌、病毒、芽孢等病原微生物。其消毒效果受 pH 值影响小,在较宽的 pH 值范围内都能保持良好的消毒性能,且不会产生三卤甲烷等致癌副产物,安全性较高。
次氯酸钠:杀菌能力较强,能有效杀灭多种病原微生物。其成本相对较低,使用方便,投加设备简单。但稳定性较差,容易分解,需要定期检测和补充,且在酸性条件下消毒效果更好,会产生一些有害副产物。
调节 pH 值的药剂
硫酸:当医药污水的 pH 值过高时,可加入硫酸进行调节,使其 pH 值降低到合适的范围。硫酸酸性强,调节效果明显,且价格相对较低。但使用时需注意安全,防止强酸腐蚀设备和造成人员伤害。
氢氧化钠:用于将 pH 值过低的污水调节至中性或弱碱性。氢氧化钠碱性强,调节 pH 值的效果显著,能快速提高污水的 pH 值。同样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重金属捕捉剂
DTCR(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能与污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如汞、镉、铅、锌等形成稳定的螯合物,使其生成难溶性沉淀而从污水中去除。对多种重金属离子都有良好的去除效果,且去除效率高,能将污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浓度降低到较低水平。
活性炭
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可用于吸附医药污水中的有机物、色素、异味以及残留的药物成分等。能有效改善污水的水质,降低污水的 COD(化学需氧量)和 BOD(生化需氧量),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为后续的生物处理创造良好条件。
不同的医药污水水质和处理工艺对药剂的需求和使用方法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以达到处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