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义市利星净水材料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15938789333
新闻资讯News Center
水处理药剂Product Display
行业知识

污水中加入聚合氯化铝后悬浮

作者:利星 发布日期:2025-04-10

污水中加入聚合氯化铝后出现悬浮的情况,由以下原因导致:

药剂投加量不当投加量不足:聚合氯化铝投加量过少,无法提供足够的絮凝剂来使污水中的悬浮颗粒和胶体物质完全脱稳和凝聚。这样一来,细小的颗粒不能形成较大的絮体,难以通过重力沉淀或其他固液分离方式从水中去除,从而导致污水仍然呈现悬浮状态。

投加量过多:过量投加聚合氯化铝会使胶体颗粒表面电荷发生反转。原本因电荷中和而凝聚的颗粒,会由于再次带上相同电荷而相互排斥,重新分散在水中,导致已经形成的絮体解体,污水出现悬浮现象。

水质条件影响pH 值不适宜:聚合氯化铝在不同的 pH 值条件下,水解产物的形态和性能有所不同。一般其适用的 pH 值范围在 6 - 9 之间。当污水的 pH 值超出这个范围时,会影响聚合氯化铝的水解反应,使其不能生成有效的絮凝体,进而导致悬浮颗粒难以凝聚沉降。例如,在酸性较强的条件下,铝离子主要以水合离子形式存在,不利于形成具有吸附架桥作用的多核羟基络合物;而在碱性过强的环境中,会生成氢氧化铝沉淀,但其絮凝性能较差。

水温过低:水温对聚合氯化铝的水解反应和絮凝效果有显著影响。水温过低时,水分子的运动速度减慢,聚合氯化铝的水解反应速率也会降低,同时絮凝体的形成和生长速度变慢,颗粒之间的碰撞频率减少,不利于絮体的增大和沉降,使得污水中的悬浮物质难以有效去除,造成污水悬浮。

搅拌条件不合适搅拌强度过大:在投加聚合氯化铝后,如果搅拌强度过大、时间过长,会使已经形成的絮体受到剪切力的作用而破碎,变成细小的颗粒重新悬浮在水中。这种情况下,絮体的结构被破坏,无法通过沉淀实现固液分离,导致污水出现悬浮现象。

搅拌强度过小:若搅拌强度不足,聚合氯化铝不能与污水充分混合,药剂在污水中分布不均匀,无法有效地与悬浮颗粒和胶体物质接触并发生絮凝反应。这会导致部分区域的颗粒没有被絮凝剂作用,从而使污水中的悬浮物质不能完全凝聚沉降,造成污水悬浮。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措施:

优化药剂投加量:通过烧杯试验等方法,确定适合具体污水水质的聚合氯化铝更好投加量。先进行不同投加量的小试实验,观察絮凝效果和沉淀情况,以确定既能使悬浮颗粒有效凝聚沉降,又不会因投加过量而导致问题的合适用量。

调整水质条件调节 pH 值:根据污水的实际 pH 值情况,使用酸碱调节剂将污水的 pH 值调整到聚合氯化铝适宜的范围(6 - 9)内。例如,对于酸性污水,可以投加石灰、氢氧化钠等碱性物质进行中和;对于碱性污水,则可加入硫酸、盐酸等酸性物质进行调节。

控制水温:如果水温过低,可以采取适当的加热措施,如在污水进入处理系统前设置预热装置,将水温提高到适宜的范围(一般认为 15 - 30℃较为合适),以加快聚合氯化铝的水解反应和絮凝过程。

优化搅拌条件:根据污水处理工艺和设备的特点,确定合适的搅拌强度和时间。在投加聚合氯化铝后,先进行快速搅拌,使药剂与污水充分混合,一般快速搅拌时间为 1 - 3 分钟,搅拌速度为 100 - 300 转 / 分钟;然后进行慢速搅拌,促进絮体的形成和长大,慢速搅拌时间为 10 - 30 分钟,搅拌速度为 20 - 60 转 / 分钟。具体的搅拌参数需要通过实验进行优化和调整,以达到絮凝效果。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