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氯化铝在污水处理中的用量不是固定的,它受到污水的水质、处理工艺、处理目标等多种因素影响,需要通过实验和实际运行来确定更好用量,以下是一些参考信息:
污水水质:不同类型的污水,其污染物浓度、成分不同,聚合氯化铝的用量也会有很大差异。例如,对于 SS(悬浮固体)含量较高的污水,如矿山废水、建筑施工废水,需要较大的用量来使悬浮颗粒凝聚沉淀。一般SS 含量在 100 - 500mg/L 的污水,聚合氯化铝的投加量在 10 - 30mg/L;而对于 SS 含量更高的污水,投加量会相应增加到 50mg/L 甚至更高。对于含有机物、油脂等污染物的污水,如食品加工废水、餐饮废水,聚合氯化铝的用量也会因有机物的种类和浓度而异。,COD(化学需氧量)在 500 - 1000mg/L 的食品加工废水,聚合氯化铝投加量在 20 - 50mg/L。
处理工艺:不同的污水处理工艺对聚合氯化铝的用量要求也不同。在传统的混凝沉淀工艺中,聚合氯化铝需要与污水充分混合反应,形成较大的絮凝体以便沉淀分离,用量相对较大。而在一些先进的处理工艺中,如采用了高效的混合设备或添加了助凝剂的工艺,聚合氯化铝的用量会有所减少。例如,在采用机械搅拌混合池的工艺中,为了保证药剂与污水的充分混合,聚合氯化铝的投加量需要达到 30 - 50mg/L;而在采用管道混合器并添加聚丙烯酰胺(PAM)作为助凝剂的工艺中,聚合氯化铝的投加量可以降低至 10 - 20mg/L。
处理目标:如果对出水水质要求较高,需要去除更多的污染物,聚合氯化铝的用量会增加。例如,要求将污水中的 SS 去除率达到 90% 以上,或者将出水的浊度降低到 5NTU 以下,需要适当提高聚合氯化铝的投加量。相反,如果对出水水质要求相对较低,用量则可以适当减少。
在实际应用中,先通过实验室的烧杯试验来初步确定聚合氯化铝的用量范围。具体操作是:取多个相同体积的污水水样,分别加入不同量的聚合氯化铝溶液,经过搅拌、沉淀等过程后,观察水样的澄清效果、絮体形成情况以及出水的水质指标,如浊度、SS、COD 等,从而确定一个大致的更好用量范围。然后在实际污水处理设备中进行调试和优化,根据实际运行情况进一步调整聚合氯化铝的用量,以达到处理效果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