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氯化铝的制备是以含铝原料为基础,通过酸溶、水解聚合反应形成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过程,核心在于控制铝离子的水解聚合程度。以下是其工业制备的典型流程和原理:
一、核心原料选择
铝土矿(主要成分 Al₂O₃):较常用原料,需粉碎、焙烧去除杂质(如铁、硅)。
铝灰 / 铝渣:铝加工废料,含金属铝和氧化铝,成本低但杂质较多。
氢氧化铝 [Al (OH)₃]:高纯度原料,用于饮用水级 PAC,成本较高。
盐酸(HCl):作为酸溶介质,浓度为 20% - 30%。
二、制备关键步骤
酸溶反应:铝源溶解反应原理:铝源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AlCl₃)溶液。铝土矿:Al₂O₃ + 6HCl → 2AlCl₃ + 3H₂O
铝灰(含 Al):2Al + 6HCl → 2AlCl₃ + 3H₂↑
条件控制:温度 80 - 120℃,反应时间 2 - 4 小时,盐酸过量以确保铝源充分溶解。
水解聚合:形成高分子核心反应:氯化铝溶液在碱性条件下(加入碱性物质如 Ca (OH)₂、NaHCO₃或直接通蒸汽)水解,铝离子通过羟基(-OH)桥联形成聚合链。水解:Al³⁺ + nH₂O ⇌ Al (OH)ₙ^(3 - n)+ + nH⁺
聚合:m [Al₂(OH)ₙCl₆₋ₙ] → [Al₂(OH)ₙCl₆₋ₙ]_m(高分子聚合物)
关键参数:碱化度(B):衡量羟基含量,B = n/3×(控制在 40% - 80%,B 越高絮凝效果越强,但稳定性下降)。
pH 控制:水解初期 pH≈1 - 2,聚合阶段升至 4 - 5,避免生成 Al (OH)₃沉淀。
熟化与干燥熟化:聚合后的溶液需静置 12 - 24 小时,使高分子链充分增长,提高絮凝活性。
干燥成型:滚筒干燥:低成本,适合工业废水处理,但纯度较低(PAC 含量 25% - 28%)。
喷雾干燥:高温雾化干燥,产品纯度高(PAC 含量≥30%),溶解性好,多用于饮用水处理。
三、工艺类型对比
工艺类型原料特点产品优势应用场景
酸法常压 铝灰、低品位铝土矿 成本低,适合大规模生产 工业废水处理
加压酸溶 高品位铝土矿 反应效率高,杂质少 市政污水、饮用水预处理
氢氧化铝法 高纯度 Al (OH)₃ 产品纯净,重金属含量极低 饮用水深度处理
电解法 金属铝为阳极 聚合度可控,适合高端应用 精密水处理(如电子行业)
四、核心原理总结
PAC 的制备本质是 “控制铝离子水解 - 聚合平衡”:
酸溶提供 Al³⁺原料;
碱性条件(碱化度控制)促使 Al³⁺水解生成带正电的羟基铝聚合物(如 Al₁₃O₄(OH)₂₄^7+);
聚合度(m 值)决定分子量,影响絮凝效果(m 越大,架桥能力越强)。
五、典型应用场景对应制备工艺
饮用水处理:需高纯度,选氢氧化铝法 + 喷雾干燥(PAC 含量≥30%)。
工业废水:低成本优先,可选择酸法常压工艺,原料用铝灰或低品位铝土矿,干燥方式选滚筒干燥。
市政污水:可采用加压酸溶工艺,原料选高品位铝土矿,干燥方式根据对产品纯度要求选择喷雾干燥或滚筒干燥。
电子行业等精密水处理:采用电解法,以金属铝为阳极,可精准控制聚合度,生产出符合高端应用要求的 PAC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