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氯化铝溶液的失效时间并不固定,受多种因素影响,以下为你详细介绍:
溶液自身性质
浓度:一般而言,浓度较高的聚合氯化铝溶液相对更稳定,失效时间更长。高浓度溶液中,离子间相互作用强,外界因素干扰相对较难改变其化学性质。例如,10% 浓度的溶液在适宜条件下, 2 - 3 个月才明显失效;而 5% 浓度的溶液, 1 - 2 个月就出现效果下降。
盐基度:盐基度反映聚合氯化铝中羟基与铝离子的比例。盐基度越高,聚合氯化铝水解程度相对更大,稳定性稍差。比如盐基度为 80% 的溶液,相比盐基度 60% 的溶液,在相同保存条件下,更早出现因水解过度而失效的情况。
保存条件
温度:温度对聚合氯化铝溶液稳定性影响显著。高温加速水解等化学反应,使溶液更快失效。在 30℃以上环境,溶液 1 个月内就明显变质;而在 5 - 15℃低温环境,保存时间能延长至 3 - 6 个月。
光照:长时间光照会引发聚合氯化铝溶液中某些成分的光化学反应,加速其分解或变质。如将溶液置于阳光直射处, 1 - 2 周就出现颜色变化、絮凝效果变差等失效现象;而存放在避光环境,失效时间会大大延长。
密封性:若保存容器密封性差,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氧气等与溶液接触,会参与反应导致变质。如敞口放置的溶液, 1 - 2 周就因吸收二氧化碳改变 pH 值,影响絮凝性能;密封良好的溶液,保存时间则会显著增加。
水质:用于溶解聚合氯化铝的水若含有较多杂质、微生物或特定离子,会影响溶液稳定性。例如用含大量钙、镁离子的硬水配制溶液, 2 - 3 周就出现沉淀、絮凝效果降低等失效表现;而用纯净的蒸馏水配制,失效时间相对更久。
实际应用中的判断
在实际使用中,若发现聚合氯化铝溶液出现以下情况,可认为其已失效或效果明显下降:
外观变化:溶液颜色明显改变,变得浑浊或有沉淀产生,表明其成分已发生变化,影响絮凝性能。
絮凝效果变差:处理相同水质的水时,按正常用量投加溶液,却无法达到预期的絮凝沉淀效果,如水中悬浮物不沉降、水质不清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