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内水处理常用的药剂有以下几种:
氢氧化钠(NaOH):主要用于调节炉水的 pH 值,使其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内(一般为 9-11)。它可以与水中的酸性物质发生中和反应,防止酸性物质对锅炉金属造成腐蚀。同时,氢氧化钠还能促进水中镁离子的沉淀,形成氢氧化镁沉淀,从而减少水垢的形成。
碳酸钠(Na₂CO₃):在炉内高温条件下,碳酸钠会发生分解反应,产生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氢氧化钠可以调节 pH 值,而二氧化碳则会在水中形成碳酸,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此外,碳酸钠还能与水中的钙离子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有助于去除水中的钙硬度。
磷酸三钠(Na₃PO₄):是一种常用的炉内水处理药剂。它能与水中的钙离子形成磷酸钙沉淀,磷酸钙的溶解度比碳酸钙小得多,因此可以更有效地去除水中的钙硬度,防止水垢在锅炉受热面上形成。同时,磷酸三钠还能在锅炉金属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起到防止腐蚀的作用。
有机膦酸盐:这类药剂具有良好的阻垢性能,能与水中的钙、镁等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络合物,阻止它们形成水垢。有机膦酸盐还具有一定的分散作用,可以将已经形成的水垢颗粒分散在水中,防止其沉积在锅炉受热面上。常见的有机膦酸盐有氨基三亚甲基膦酸(ATMP)、羟基乙叉二膦酸(HEDP)等。
聚合物类阻垢分散剂:如聚丙烯酸(PAA)、聚马来酸(PMA)等聚合物类药剂,它们通过吸附在水垢颗粒表面,使其带有相同的电荷,从而相互排斥,避免颗粒聚集长大形成水垢。同时,这些聚合物还能对已经形成的水垢起到分散作用,使其悬浮在水中,随排污水排出锅炉。
亚硫酸钠(Na₂SO₃):主要用于去除水中的溶解氧,防止氧气对锅炉金属造成腐蚀。亚硫酸钠与水中的溶解氧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硫酸钠,从而将水中的氧消耗掉。反应式为:2Na₂SO₃ + O₂ = 2Na₂SO₄。为了保证除氧效果,需要向炉水中加入过量的亚硫酸钠。
联氨(N₂H₄):也是一种常用的除氧剂,联氨与水中的溶解氧反应生成氮气和水,不会产生任何固体杂质。其除氧效果比亚硫酸钠好,且在高温下分解产物对锅炉无危害。联氨与氧的反应式为:N₂H₄ + O₂ = N₂ + 2H₂O。但联氨具有一定的毒性,使用时需要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