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水处理药剂是在生物处理污水过程中使用的一类药剂,主要用于改善微生物的生长环境、提高处理效果等。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生物水处理药剂:
微生物营养剂作用:为微生物提供生长和代谢所需的营养物质,如碳源、氮源、磷源及各种微量元素。在污水中营养物质比例失调时,补充适量的营养剂可以促进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增强其对污染物的分解能力,提高生物处理效果。
举例:碳源可选用葡萄糖、淀粉等;氮源常使用尿素、硫酸铵等;磷源一般有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钠等。此外,还会添加含有铁、锌、锰等微量元素的化合物,以满足微生物的特殊需求。
微生物促生剂作用:刺激微生物的活性,提高其新陈代谢速率,增强微生物对污染物的分解转化能力,从而加快污水处理进程,提高处理效率。
举例:一些含有维生素、氨基酸、辅酶等成分的制剂可作为微生物促生剂。例如,维生素 B 族可以参与微生物的多种代谢反应,辅酶能够促进酶的活性,从而帮助微生物更好地发挥作用。
生物酶制剂作用:生物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或 RNA。在生物水处理中,酶制剂可以特异性地催化某些化学反应,加速污染物的分解转化。与传统的化学催化剂相比,生物酶具有高效、专一、温和的特点,能够在较温和的条件下发挥作用,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举例:蛋白酶可用于分解污水中的蛋白质类有机物;脂肪酶能加速脂肪的水解;淀粉酶则有助于淀粉类物质的降解。通过添加相应的酶制剂,可以针对污水中特定的污染物进行高效处理。
絮凝剂作用:在生物处理的后续阶段,用于促进微生物絮体的形成和沉淀,使处理后的水更容易实现固液分离,提高出水水质。此外,絮凝剂还可以通过吸附作用去除部分溶解性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
举例:常见的有无机絮凝剂如聚合氯化铝(PAC)、聚合硫酸铁(PFS),有机絮凝剂如聚丙烯酰胺(PAM)等。在生物处理中,会根据水质特点和处理要求选择合适的絮凝剂及其投加量,以达到絮凝沉淀效果。
消泡剂作用:在生物处理过程中,由于曝气、微生物代谢等原因,容易产生大量泡沫。这些泡沫不仅会影响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还导致微生物流失、臭气散发等问题。消泡剂能够降低泡沫的表面张力,使泡沫破裂,从而消除泡沫。
举例:常用的消泡剂有硅油类、聚醚类、脂肪酸及其酯类等。例如,硅油类消泡剂具有良好的消泡性能和化学稳定性,能够在较长时间内发挥作用;聚醚类消泡剂则具有消泡速度快、抑泡时间长的特点。
这些生物水处理药剂在不同的生物处理工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合理使用这些药剂,可以提高生物处理系统的稳定性和处理效率,实现污水的达标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