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污水处理药剂种类繁多,作用各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药剂及其作用:
调理剂
无机调理剂
主要成分:常用的有石灰、三氯化铁、硫酸亚铁、聚合氯化铝等。
作用原理:通过向污泥中加入无机调理剂,改变污泥颗粒的表面电荷性质,压缩双电层,使污泥颗粒凝聚在一起,同时降低污泥的含水率,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例如,石灰可以提高污泥的 pH 值,使污泥中的胶体颗粒失去稳定性而凝聚;三氯化铁等铁盐和铝盐则通过水解产生的氢氧化铁或氢氧化铝胶体,吸附和桥连污泥颗粒,形成较大的絮体。
适用范围: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污泥,尤其是对于有机物含量较高的污泥,无机调理剂的调理效果较好。
有机调理剂
主要成分:主要是聚丙烯酰胺(PAM)及其衍生物,包括阳离子型、阴离子型和非离子型。
作用原理:有机调理剂通过其高分子链上的活性基团与污泥颗粒表面的电荷相互作用,进行吸附和架桥,将污泥颗粒连接成较大的絮体,从而改善污泥的沉降性能和脱水性能。阳离子型 PAM 适用于带负电荷的污泥颗粒,阴离子型 PAM 适用于带正电荷的污泥颗粒,非离子型 PAM 则适用于电荷性质不明显或电荷密度较低的污泥。
适用范围:在污泥处理中应用广泛,特别是对于剩余活性污泥等难以脱水的污泥,有机调理剂能显著提高其脱水效率。
脱水剂
主要成分:与调理剂中的部分药剂类似,如 PAM、聚合氯化铝铁等,此外还有一些专门的脱水剂产品,如氯化铝与聚丙烯酰胺的复配物。
作用原理:脱水剂的作用是进一步去除污泥中的水分,使其形成易于分离的固液两相。它通过破坏污泥的胶体结构,使污泥中的水分释放出来,并通过凝聚和絮凝作用将污泥颗粒聚集在一起,便于后续的机械脱水或自然干化过程。
适用范围:适用于经过调理后的污泥,在污泥脱水设备如压滤机、离心机等前使用,以提高污泥的脱水效果,降低污泥的含水率。
消毒杀菌剂
含氯消毒剂主要成分:包括次氯酸钠、二氧化氯等。
作用原理:含氯消毒剂在水中能够释放出具有强氧化性的次氯酸或二氧化氯等活性成分,这些成分可以破坏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细胞结构,氧化其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从而达到杀菌消毒的目的。
适用范围: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消毒,以及污泥处理过程中的卫生防疫,能有效杀灭各种病原微生物,防止疾病传播。
除臭剂
生物除臭剂
主要成分:由微生物菌株、营养物质和载体等组成。
作用原理:生物除臭剂中的微生物能够利用臭味物质作为碳源和氮源,通过新陈代谢将其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和其他无害物质。同时,微生物在生长过程中还能产生一些酶类和代谢产物,这些物质可以抑制臭味产生菌的生长和繁殖,从而达到除臭的目的。
适用范围:适用于各种污泥处理场所的除臭,尤其是对于大面积、低浓度的臭味治理效果较好,具有环保、安全、无二次污染等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