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常用的处理药剂包括絮凝剂、助凝剂、除磷剂、消毒剂等,以下是具体介绍:
絮凝剂:如聚合氯化铝(PAC)、聚合硫酸铁(PFS)等。PAC 能通过压缩双电层、吸附架桥等作用,使污水中的悬浮颗粒、胶体等杂质凝聚成较大的絮体,从而易于沉淀分离,适用于多种水质的处理,对低温、低浊水的处理效果尤佳。PFS 则在处理高浓度、高色度、高有机物含量的废水方面表现出色,其水解产生的多核羟基络合物能有效去除水中的污染物,且具有较好的沉降性能。
助凝剂:常见的有聚丙烯酰胺(PAM)。PAM 分为阳离子型、阴离子型和非离子型,通过吸附在絮体表面,进一步架桥连接,使絮体颗粒增大,提高絮凝效果和沉降速度。在污泥脱水过程中,阳离子型 PAM 能中和污泥颗粒表面的负电荷,促进污泥凝聚,提高污泥的脱水性能。
除磷剂:包括铝盐、铁盐和钙盐等。铝盐如硫酸铝,在水中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与磷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磷酸铝沉淀,实现除磷。铁盐如氯化铁,水解产生的铁离子与磷酸根形成难溶性的磷酸铁沉淀,除磷效果显著。钙盐如石灰,与磷酸根反应生成羟基磷灰石等沉淀,能将废水中的磷含量降低到较低水平,但会使废水 pH 值升高,需后续调节。
消毒剂:常用的有二氧化氯、次氯酸钠等。液氯消毒能力强,成本较低,但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且会产生有害副产物。二氧化氯消毒效果好,能有效杀灭细菌、病毒和真菌等,且副产物较少,在饮用水和污水处理中应用广泛。次氯酸钠消毒操作简便,安全性高,但其消毒效果受 pH 值影响较大。
酸碱调节剂:盐酸和氢氧化钠是常见的酸碱调节剂。盐酸用于调节碱性废水的 pH 值,氢氧化钠用于调节酸性废水的 pH 值,使废水的 pH 值达到后续处理工艺的要求,保证处理效果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消泡剂:有有机硅消泡剂和聚醚消泡剂等。有机硅消泡剂具有消泡能力强、用量少、化学性质稳定等优点,能迅速消除曝气池等环节产生的泡沫,防止泡沫溢出影响处理效果和环境。聚醚消泡剂水溶性好,在不同温度和 pH 值条件下稳定性良好,适用于处理含有表面活性剂等易起泡物质的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