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氯化铝可以作为破乳剂使用,以下是其相关原理、使用方法及优缺点介绍:
破乳原理
压缩双电层:乳状液中的油滴或水滴表面带有电荷,形成双电层结构,使液滴之间相互排斥而稳定存在。聚合氯化铝溶解后产生的高价阳离子(如\(Al^{3 + }\))能进入双电层,中和液滴表面电荷,降低电位,压缩双电层厚度,削弱液滴间的静电斥力,促使液滴相互靠近并聚并。
吸附电中和:聚合氯化铝水解生成的多核羟基络合物带有较高正电荷,能强烈吸附在带负电的液滴表面,通过静电中和作用,破坏液滴表面的电荷平衡,使液滴失去稳定性,进而聚并。
吸附架桥:其水解产生的高分子聚合物具有长链结构,可同时吸附在多个液滴表面,通过架桥作用使液滴连接在一起,形成较大的聚集体,加速液滴的聚并和分层。
使用方法
确定投加量:通过实验,如烧杯混凝实验,确定针对具体乳状液的更好聚合氯化铝投加量。一般先配置一定浓度的聚合氯化铝溶液,如 10% - 20% 的水溶液,再逐步加入到乳状液样本中,观察破乳效果,确定合适的投加量范围。
投加方式:将聚合氯化铝溶液均匀地加入到乳状液中。可以采用连续投加或间歇投加的方式,连续投加适用于大规模处理且乳状液性质稳定的情况;间歇投加则适用于处理量较小或乳状液性质变化较大的情况,以便根据实际效果及时调整投加量。同时,投加时要注意搅拌条件,先快速搅拌使药剂与乳状液充分混合,然后缓慢搅拌,促进絮体形成和液滴聚并。
优缺点优点:破乳效果较好,能有效处理多种类型的乳状液,尤其是对含有细小油滴或固体颗粒的乳状液;化学稳定性高,不易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价格相对较低,来源广泛,经济性较好;使用方便,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投加量和投加方式。
缺点:对于某些特殊类型的乳状液,如含有大量表面活性剂或高粘度的乳状液,破乳效果不理想;投加量过大时,会导致水中残留铝离子超标,对环境造成一定危害,也影响后续处理工艺;在低温条件下,水解速度较慢,破乳效果会受到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