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氯化铝在使用过程中有诸多注意事项,涵盖配置、投加、水质等方面,以下是详细说明:
配置浓度:一般将固体聚合氯化铝配制成质量分数为 10% - 20% 的水溶液,液体聚合氯化铝可直接稀释后使用。配置时应先在溶解池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然后将聚合氯化铝缓慢加入水中,同时进行搅拌,以防止结块,确保充分溶解。
投加量:投加量需要根据原水的水质、水量、水温等因素通过实验来确定。情况下,饮用水处理中,投加量一般在 5 - 30mg/L;工业废水处理中,投加量会更高,具体需根据废水的污染程度来调整。投加量过少达不到预期的处理效果,投加量过多则导致水中铝离子超标,增加处理成本,还影响水质。
投加方式:为了确保聚合氯化铝与原水充分混合反应,投加时应采用连续投加的方式,并尽量将药剂投加到水流湍急、搅拌强烈的部位,如水泵的吸水口或反应池的进水口处。这样可以使药剂迅速均匀地分散在水中,提高混凝效果。
水质条件:聚合氯化铝在处理不同水质时效果有所差异。原水的 pH 值对其混凝效果有较大影响,一般聚合氯化铝适宜的 pH 值范围在 6 - 9 之间。此外,水中的悬浮物浓度、硬度、有机物含量等也会影响其使用效果。对于高硬度、高有机物含量的水质,需要适当调整投加量或配合其他预处理方法。
水温影响:水温对聚合氯化铝的水解反应和絮凝效果有一定影响。水温过低时,水解速度缓慢,絮凝体形成速度慢且颗粒细小,不易沉降;水温过高则导致药剂分解,影响处理效果。一般水温在 20 - 30℃时,聚合氯化铝的混凝效果较好。
混合与反应时间:投加聚合氯化铝后,需要有足够的混合和反应时间,使药剂与水中的杂质充分接触、反应,形成较大的絮凝体。混合时间为 1 - 3 分钟,反应时间为 15 - 30 分钟,但具体时间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设备材质:由于聚合氯化铝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因此储存和投加设备应选用耐腐蚀的材质,如塑料、玻璃钢、不锈钢等,避免使用铁制或钢制设备,以防设备被腐蚀损坏,影响药剂的性能和使用安全。
安全防护:操作人员在使用聚合氯化铝时应穿戴好防护用品,如工作服、手套、口罩等,避免药剂接触皮肤和眼睛。如果不慎接触到皮肤,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如果进入眼睛,应立即用清水冲洗并及时就医。
储存条件:聚合氯化铝应储存在干燥、通风、阴凉的仓库内,避免受潮和雨淋。固体产品储存期一般为 2 - 3 年,液体产品储存期较短,一般为半年到 1 年。超过储存期后,产品会因吸潮或变质而影响使用效果,应进行检验后再确定是否能继续使用。
与其他药剂的配伍性:在实际水处理过程中,聚合氯化铝需要与其他药剂如助凝剂、消毒剂等配合使用。在选择其他药剂时,需要考虑它们与聚合氯化铝的配伍性,避免发生化学反应而降低处理效果或产生不良后果。例如,聚合氯化铝与阴离子聚丙烯酰胺配合使用时,应注意投加顺序和间隔时间,一般先投加聚合氯化铝,待其与水充分混合反应后,再投加聚丙烯酰胺,以发挥两者的协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