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氯化铝(PAC)与聚丙烯酰胺(PAM)配合使用时的比例并非固定,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例如水质特性、处理工艺及设备等。以下是一些确定比例的相关要点:
影响比例的因素
水质情况:不同的原水水质,其悬浮物浓度、颗粒大小、电荷性质等不同。如对于高浊度、高悬浮物浓度的水,需要先投加较多的聚合氯化铝进行混凝,使细小颗粒初步凝聚,再配合适量的聚丙烯酰胺来进一步增大絮体尺寸,提高沉淀效果,此时聚合氯化铝与聚丙烯酰胺的比例较高;而对于低浊度、低悬浮物浓度的水,聚合氯化铝的用量相对较少,聚丙烯酰胺的用量也相应调整,比例会有所不同。
处理工艺:不同的水处理工艺对药剂比例有不同要求。例如,在传统的混凝沉淀工艺中,聚合氯化铝和聚丙烯酰胺依次投加,需要根据沉淀时间、沉淀效果等调整比例;在一些气浮工艺中,由于需要形成较轻、易于上浮的絮体,聚丙烯酰胺的用量相对少一些,以避免絮体过大过重影响气浮效果,此时二者比例也会有所差异。
设备类型:不同的反应设备和混合条件会影响药剂的作用效果。如在快速搅拌的反应釜中,药剂能迅速混合均匀,需要较少的聚丙烯酰胺就能达到较好的絮凝效果;而在一些水力条件较为复杂的沉淀池或管道混合器中,为了保证药剂充分发挥作用,需要适当增加聚丙烯酰胺的用量,从而影响二者的比例。
确定比例的方法
实验法:这是确定比例较常用的方法。在实验室中,取一定量的原水,固定聚合氯化铝的投加量,然后逐渐改变聚丙烯酰胺的投加量,进行混凝实验。通过观察沉淀效果、上清液的浊度、絮体的大小和沉降速度等指标,确定聚丙烯酰胺投加量,从而得出二者的合适比例。一般先将聚合氯化铝配制成 10% - 20% 的溶液,聚丙烯酰胺配制成 0.1% - 0.5% 的溶液,然后按照不同比例进行投加实验。
经验法:对于一些常见的水质和处理工艺,有一定的经验比例可供参考。例如,在处理城市生活污水时,聚合氯化铝的投加量一般在 50 - 200mg/L,聚丙烯酰胺的投加量在 1 - 10mg/L,二者比例大致在 50:1 - 20:1 之间;在处理工业废水时,根据废水的性质不同,比例会有所变化,如对于一些高浓度有机废水,聚合氯化铝投加量在 100 - 300mg/L,聚丙烯酰胺投加量在 5 - 15mg/L,比例在 20:1 - 20:3 之间。但这些经验比例仅供参考,实际应用中仍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实际应用中,需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通过实验和现场调试来确定较适合的聚合氯化铝与聚丙烯酰胺比例,以达到水处理效果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