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一个聚合氯化铝絮凝实验的示例:
实验目的
探究聚合氯化铝对特定水样的絮凝效果,确定更好投加量、更好 pH 值等实验条件。
实验材料与仪器
材料:聚合氯化铝固体或液体、待处理水样(如印染废水、河水等)、酸碱调节剂(如盐酸、氢氧化钠)、聚丙烯酰胺(助凝剂,可选)。
仪器:烧杯、量筒、玻璃棒、pH 计、混凝试验搅拌仪、分光光度计或浊度仪、分析天平。
实验步骤
水样准备:量取一定量的待处理水样,分别倒入多个干净的烧杯中,作为实验样本。
聚合氯化铝溶液配制:称取一定量的聚合氯化铝试样,加入到 100ml 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溶液需当天配制、当天使用。
确定投加量范围:先进行预实验,初步确定聚合氯化铝的大致投加量范围。例如,可从较低投加量(如 0.1g/L)开始,逐步增加投加量,观察絮凝效果。
pH 值调节(如有需要):用 pH 计测量原水样的 pH 值,根据聚合氯化铝的适宜 pH 范围(一般为 6 - 8),使用酸碱调节剂将水样的 pH 值调节到合适的值。
投加聚合氯化铝并搅拌:向每个盛有水样的烧杯中加入不同量的聚合氯化铝溶液,用玻璃棒或混凝试验搅拌仪快速搅拌均匀,搅拌速度一般控制在 100 - 150 转 / 分钟,搅拌时间约 1 - 3 分钟,使药剂与水快速充分混合。
絮凝反应:快速搅拌后,降低搅拌速度至 30 - 60 转 / 分钟,继续搅拌 15 - 30 分钟,让絮体逐渐长大。
沉降阶段:搅拌结束后,让烧杯中的水样静置沉降一段时间,观察絮凝物的沉降情况,记录沉降时间和上清液的清澈程度。
效果检测:使用分光光度计或浊度仪测量上清液的吸光度或浊度,以此来评估聚合氯化铝的絮凝效果。也可以通过观察絮凝物的形态、大小和沉降速度等进行定性分析。
确定更好条件:通过改变投加量、pH 值等实验条件,重复上述步骤,找出使絮凝效果聚合氯化铝投加量、pH 值、搅拌速度和时间等实验条件。
注意事项
安全操作:聚合氯化铝为化学品,操作时需佩戴防护手套、口罩和护目镜,避免直接接触皮肤或吸入粉尘。若不慎接触皮肤或眼睛,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必要时就医。
储存条件:聚合氯化铝应储存在干燥、通风处,避免潮湿和阳光直射。远离酸、碱等化学品,防止发生反应。
避免过量投加:过量投加导致水质变差或产生二次污染,需严格控制投加量。定期清洗加药设备,防止聚合氯化铝结晶堵塞管道或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