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氯化铝在污水处理中的使用方法如下:
前期准备
产品选型:根据污水的类型(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水质特点(如酸碱度、悬浮物浓度、污染物成分等)以及处理要求,选择合适氧化铝含量和盐基度的聚合氯化铝产品。一般处理高浊度污水可选用氧化铝含量较高、盐基度适中的产品;处理酸性污水宜选用盐基度较高的产品。
溶液配制:将聚合氯化铝固体配制成质量分数为 5% - 10% 的水溶液。在溶解池中加入一定量的清水,开启搅拌装置,然后缓慢将聚合氯化铝固体加入水中,持续搅拌至完全溶解,形成均匀的溶液。溶解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固体颗粒结块,影响溶解效果。
投加与反应
确定投加量:通过实验室小试,取一定量的污水样本,分别加入不同量的聚合氯化铝溶液,观察絮凝效果、沉淀速度、上清液水质等指标,确定更好投加量。在实际生产中,可根据水质变化和处理效果进行适当调整。一般生活污水的投加量为 15 - 50 克 / 吨,工业废水的投加量因水质不同差异较大,如电镀废水为 20 - 100 克 / 吨,造纸废水为 50 - 300 克 / 吨等。
投加方式:将配制好的聚合氯化铝溶液通过计量泵或其他投加设备,准确投加到污水中。投加点应选择在污水流动湍急处,如管道的弯头、水泵的出口等,以利于药剂与污水快速均匀混合。也可采用多点投加的方式,根据污水的流向和处理工艺,在不同位置设置投加点,提高药剂的利用效率。
混合与反应:投加药剂后,需要使药剂与污水充分混合。可采用机械搅拌、水力搅拌或空气搅拌等方式,混合时间一般为 1 - 3 分钟,使药剂迅速扩散到整个污水体系中,与污染物充分接触并发生凝聚反应。随后,污水进入絮凝反应池,进行絮凝反应,反应时间为 15 - 30 分钟,反应过程中搅拌强度要逐渐降低,避免絮体被打碎,使絮体能够不断长大,形成易于沉淀的大颗粒。
沉淀与分离
沉淀过程:絮凝反应后的污水进入沉淀池,在重力作用下,絮体逐渐沉淀到池底。沉淀池的设计要根据污水的处理量和絮体的沉淀性能来确定,沉淀时间一般为 1 - 3 小时。为了提高沉淀效果,可在沉淀池内设置斜管、斜板等沉淀辅助装置,增加沉淀面积,缩短沉淀时间。
污泥处理:沉淀在池底的污泥需要定期排出。污泥可先进入污泥浓缩池进行浓缩,降低污泥的含水率,然后通过污泥脱水设备(如压滤机、离心机等)进行脱水,将污泥的含水率降低到一定程度,以便于运输和处置。
在使用聚合氯化铝处理污水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控制污水的 pH 值、温度等条件,一般 pH 值宜控制在 6 - 9 之间,温度在 10 - 30℃为宜。同时,要定期对处理后的水质进行检测,确保水质达到排放标准或回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