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聚合氯化铝(PAC)的关键使用条件总结,涵盖水质参数、操作控制及配伍要求,适用于高效絮凝沉淀:
一、水质条件
pH 值
更好范围:5.0~9.0(不同型号 PAC 适用范围略有差异)。
超出范围处理:酸性水质(pH<5):投加石灰或氢氧化钠调节。
碱性水质(pH>9):投加硫酸或盐酸调节。
水温
更低要求:≥10℃(低温会降低絮凝效率,需增加投加量 20%~30%)。
高温影响:水温 > 40℃加速 PAC 水解,需缩短反应时间。
浊度与污染物类型
适用浊度:50~5000 NTU(超浊度需预处理)。
污染物特性:对胶体、悬浮物去除效果显著,对溶解性有机物需配合其他工艺。
二、操作控制条件
投加量
常规范围:5~80 mg/L(以 Al₂O₃计),具体通过烧杯实验确定。
调整依据:原水浊度越高,投加量越大;低温低浊水需增加投加量。
投加方式
溶解浓度:固体 PAC:先配成 5%~10% 母液,再稀释至 0.1%~0.3% 投加。
液体 PAC:直接投加或稀释至 1%~3%。
投加点:快速混合区(如管道混合器、机械搅拌池)。
反应时间
快速混合:2~3 分钟(G 值 1000~5000 s⁻¹)。
絮凝沉淀:30~60 分钟(或通过斜管沉淀池加速沉降)。
三、配伍条件
与 PAM 协同使用
投加顺序:先投 PAC,后投 PAM(间隔 2~3 分钟)。
比例建议:PAC 与 PAM 质量比为 1:0.02~0.05。
避免配伍禁忌
禁止与碱性物质(如石灰)同时投加,防止生成 Al (OH)₃沉淀。
避免与强氧化剂(如次氯酸钠)混合,影响絮凝效果。
四、特殊水质处理条件
高盐废水
需提高 PAC 投加量 20%~50%,并延长反应时间。
建议先投加助凝剂(如膨润土)增强絮体强度。
低温低浊水
投加活化硅酸(5~10 mg/L)或增大 PAC 浓度至 0.5%。
增加搅拌强度(G 值提高至 2000 s⁻¹)。
五、安全与防护条件
人员防护固体 PAC 操作需佩戴防尘口罩,液体 PAC 接触皮肤后立即冲洗。
设备要求溶解罐材质:塑料或玻璃钢,避免铁制容器(酸性条件下腐蚀)。
管道需定期清洗,防止 PAC 结晶堵塞。
六、效果验证条件
实验室验证通过烧杯实验确定更好投加量(以出水浊度≤5 NTU 为目标)。
在线监测实时监测 pH 值、浊度、沉降比(SV30),动态调整投加策略。
提示:若处理含油废水或高浓度有机物废水,建议先进行破乳或氧化预处理,再投加 PAC 以提升絮凝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