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氯化铝(PAC)在除磷方面有较好的效果。
一、除磷原理
吸附作用:
聚合氯化铝在水中水解产生带正电荷的氢氧化铝胶体,能够吸附水中带负电荷的磷酸根离子。通过这种静电吸附作用,将磷从水中去除。
例如,氢氧化铝胶体与磷酸根离子结合形成难溶性的磷酸铝沉淀,从而实现除磷的目的。
沉淀作用:
聚合氯化铝与水中的磷酸根离子反应生成不溶性的磷酸盐沉淀。这些沉淀可以通过沉淀、过滤等方式从水中分离出来。
例如,当聚合氯化铝与磷酸根离子结合形成磷酸铝沉淀时,沉淀可以通过沉淀或过滤的方式从水中分离出来。
二、影响除磷效果的因素
pH 值:
pH 值对聚合氯化铝除磷效果有很大影响。一般在中性和偏碱性条件下,聚合氯化铝的除磷效果较好。
当 pH 值过低时,聚合氯化铝的水解受到抑制,影响其除磷效果;当 pH 值过高时,会导致氢氧化铝胶体溶解,也会降低除磷效果。
例如,在 pH 值为 6 - 8 的范围内,聚合氯化铝对磷的去除率较高。
聚合氯化铝投加量:
投加量是影响除磷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投加量过少,无法充分与磷酸根离子结合,除磷效果不佳;投加量过多,会导致水中残留过多的铝离子,影响水质。
例如,对于一定浓度的含磷水,需要通过实验确定聚合氯化铝投加量,以达到除磷效果。
水温:
水温也会对聚合氯化铝除磷效果产生一定影响。一般水温升高,除磷效果会有所提高。这是因为水温升高可以加快聚合氯化铝的水解速度,增加其与磷酸根离子的反应活性。
例如,在冬季水温较低时,聚合氯化铝的除磷效果会受到一定影响,可以适当增加投加量或采取保温措施。
水中其他离子的影响:
水中的其他离子,如钙、镁、铁等,会与磷酸根离子竞争聚合氯化铝的吸附位点,从而影响除磷效果。
例如,当水中含有大量的钙、镁离子时,会与磷酸根离子形成难溶性的磷酸盐沉淀,从而降低聚合氯化铝对磷的去除率。
三、聚合氯化铝除磷比的概念
聚合氯化铝除磷比是指聚合氯化铝去除的磷的量与水中初始磷的量之比。例如,如果水中初始磷的含量为 10mg/L,经过聚合氯化铝处理后,水中磷的含量降低到 2mg/L,那么聚合氯化铝的除磷比为(10 - 2)/10 = 0.8,即 80%。
四、提高聚合氯化铝除磷比的方法
优化投加量:
通过实验确定聚合氯化铝投加量,以提高除磷比。可以采用小试、中试等方法,逐步调整投加量,找到除磷效果。
联合使用其他除磷剂:
可以考虑联合使用其他除磷剂,如石灰、铁盐等,与聚合氯化铝协同作用,提高除磷效果。
例如,先投加石灰调节 pH 值,再投加聚合氯化铝,可以提高除磷比。
优化处理工艺:
采用合适的处理工艺,如沉淀、过滤、吸附等,可以提高聚合氯化铝的除磷比。
例如,在聚合氯化铝处理后,采用过滤或吸附等深度处理工艺,可以进一步去除水中的磷。
聚合氯化铝在除磷方面有较好的效果,其除磷比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通过优化投加量、联合使用其他除磷剂和优化处理工艺等方法,可以提高聚合氯化铝的除磷比,实现更好的除磷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