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氯化铝在污水处理中的用量会因污水的性质(如浊度、污染物种类和浓度等)不同而有所差异。以下是一些一般性的建议用量范围供参考:
一、不同类型污水处理的大致用量
生活污水处理:一般情况下,每吨污水中聚合氯化铝的用量约为 20 - 50 克。
对于低浊度的生活污水,用量可偏低,大约在 20 - 30 克 / 吨。例如,一些小型社区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由于污水中的污染物相对较少且浊度较低,使用聚合氯化铝的量可以控制在这个较低的范围内。
对于高浊度或含有较多有机物的生活污水,用量会增加到 40 - 50 克 / 吨。比如,在一些老旧小区或者人口密集区域的生活污水,含有较多的悬浮物和有机物,需要适当增加聚合氯化铝的用量以提高絮凝效果。
工业污水处理:用量在 50 - 200 克 / 吨甚至更高。
不同行业的工业污水差异较大。例如,纺织印染行业的污水,由于含有大量的染料、助剂等有机物和悬浮物,聚合氯化铝的用量在 100 - 150 克 / 吨。而造纸工业污水,由于含有较多的纤维、木质素等,用量会达到 150 - 200 克 / 吨。
对于一些含有重金属离子的工业污水,聚合氯化铝除了起到絮凝作用外,还可以与重金属离子发生反应形成沉淀,此时用量也会相对较高。
二、影响用量的因素及调整方法
污水浊度:浊度越高,所需聚合氯化铝的用量越大。
可以通过测定污水的浊度来初步确定聚合氯化铝的用量范围。例如,使用浊度计测量污水的浊度,根据浊度的高低调整聚合氯化铝的投加量。如果浊度较高,可以适当增加用量,反之则减少用量。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先进行小试,即在一定体积的污水中加入不同量的聚合氯化铝,观察絮凝效果,确定更好用量后再进行大规模处理。
pH 值:污水的 pH 值会影响聚合氯化铝的水解和絮凝效果。
聚合氯化铝在酸性和中性条件下效果较好,一般适宜的 pH 值范围为 5 - 9。如果污水的 pH 值不在这个范围内,可以通过添加酸碱调节剂来调整 pH 值,以提高聚合氯化铝的处理效果。
例如,当污水呈碱性时,可以加入适量的硫酸等酸性物质调节 pH 值;当污水呈酸性较强时,可以加入氢氧化钠等碱性物质进行中和。
温度:温度对聚合氯化铝的絮凝效果也有一定影响。
在较低温度下,聚合氯化铝的水解速度会变慢,絮凝效果会降低。此时可以适当增加用量或者延长反应时间。
而在较高温度下,聚合氯化铝的水解速度加快,但过高的温度也导致絮凝体不稳定。一般污水处理过程中的温度在 20 - 30℃较为适宜。
搅拌强度和时间:适当的搅拌可以促进聚合氯化铝与污水的充分混合,提高絮凝效果。
搅拌强度过大或时间过长,会破坏絮凝体,降低处理效果;搅拌强度过小或时间过短,则导致聚合氯化铝与污水混合不均匀。
一般在投加聚合氯化铝后,先快速搅拌 1 - 2 分钟,使药剂与污水充分混合,然后再慢速搅拌 10 - 15 分钟,促进絮凝体的形成和长大。
在使用聚合氯化铝进行污水处理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达到处理效果和经济效益。同时,要注意聚合氯化铝的使用安全,避免与皮肤直接接触,防止对人体造成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