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义市利星净水材料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15938789333
新闻资讯News Center
水处理药剂Product Display
行业知识

氨氮污水处理药剂

作者:利星 发布日期:2025-04-23

氨氮去除剂是一类用于降低水中氨氮(NH₃-N)浓度的化学药剂,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水产养殖等领域。以下从原理、分类、应用场景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详细说明:

一、核心作用原理

化学沉淀法

通过投加含镁(Mg²⁺)、磷(PO₄³⁻)的药剂(如氯化镁、磷酸钠),与氨氮反应生成难溶性的 磷酸铵镁沉淀(MgNH₄PO₄・6H₂O,简称 MAP),从而去除氨氮。

反应式:Mg²⁺ + NH₄⁺ + PO₄³⁻ → MgNH₄PO₄↓

条件:需调节 pH 至 9~11,控制 Mg:N:P 比例( 1.2:1:1.1)。

氧化分解法

利用强氧化剂(如次氯酸钠、双氧水、过硫酸钾等)将氨氮氧化为氮气(N₂)或硝酸盐(NO₃⁻)。

折点加氯法:投加过量次氯酸钠,在 pH 7.5~8.5 时,氨氮被氧化为 N₂,反应式:2NH₄⁺ + 3ClO⁻ → N₂↑ + 3Cl⁻ + 3H₂O + 2H⁺。

催化氧化法:通过催化剂(如过渡金属)强化氧化剂反应,提高氨氮去除效率。

微生物降解法

投加含硝化细菌的微生物菌剂,通过硝化作用将氨氮转化为亚硝酸盐(NO₂⁻)和硝酸盐(NO₃⁻),适用于低浓度氨氮的长期处理。

条件:需充足溶解氧(DO≥2mg/L)、适宜温度(20~30℃)和 pH(7.5~8.5)。

离子交换法

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如沸石、膨润土)吸附水中 NH₄⁺,通过交换树脂上的 Na⁺、H⁺等离子去除氨氮。树脂饱和后可通过盐溶液再生重复使用。

二、主要分类及代表药剂

类型代表药剂特点适用场景
化学沉淀剂氯化镁、磷酸钠、氢氧化钙见效快,去除率高(可达 90% 以上),但易产生沉淀污泥,需后续固液分离。高浓度氨氮废水(>500mg/L)应急处理
氧化剂次氯酸钠、双氧水、过硫酸钾反应迅速,可处理中低浓度氨氮(50~500mg/L),产生氯离子或硫酸盐残留。市政污水、工业废水深度处理
微生物菌剂硝化细菌、复合菌种环保无残留,适合长期稳定处理低浓度氨氮(<50mg/L),但起效较慢(3~7 天)。水产养殖、景观水、生化池提标
离子交换剂沸石、树脂、膨润土可选择性吸附氨氮,适用于特定水质(如硬度低的水),树脂需定期再生。饮用水预处理、低浓度氨氮深度去除

三、典型应用场景

工业废水处理

煤化工、化肥、制药废水:氨氮浓度高(1000~5000mg/L),优先采用 化学沉淀法 快速降低氨氮,再结合生化处理或氧化法深度处理。

电镀、线路板废水:氨氮常与重金属共存,需先调节 pH 去除重金属,再投加氧化剂(如次氯酸钠)去除氨氮。

市政污水处理

生化池出水氨氮超标(如<50mg/L)时,投加 次氯酸钠 或 复合氧化剂 进行应急处理,或投加微生物菌剂提升硝化系统效率。

水产养殖与景观水

氨氮过高(>0.2mg/L)会危害水生生物,优先使用 微生物菌剂 或 沸石吸附剂,避免化学药剂对生态的影响。

垃圾渗滤液

氨氮浓度波动大(500~3000mg/L),常采用 “化学沉淀 + 生化处理 + 臭氧氧化” 组合工艺,确保达标排放。

四、使用注意事项

水质检测与调试

投加前需检测原水氨氮浓度、pH、重金属等指标,通过小试确定更好药剂种类和投加量(如化学沉淀剂需控制 Mg:N:P 比例)。

pH 值精准调节

化学沉淀法需将 pH 调至 9~11,反应后需回调 pH 至中性;折点加氯法更好 pH 为 7.5~8.5,避免酸性条件下生成有毒氯胺(NH₂Cl)。

反应时间与搅拌

化学沉淀和氧化反应需充分搅拌(10~30 分钟),确保药剂与氨氮均匀接触;微生物菌剂需持续曝气 24 小时以上以激活菌种。

二次污染控制

化学沉淀法会产生含磷、镁的污泥,需定期排泥;氧化剂引入氯离子(Cl⁻)或硫酸根(SO₄²⁻),需控制投加量避免超标。

安全与储存

次氯酸钠等强氧化剂具有腐蚀性,需佩戴防护装备,储存于阴凉避光处;微生物菌剂需冷藏保存,避免高温灭活。

五、选择建议

高浓度氨氮(>500mg/L):优先化学沉淀法快速降浓,搭配氧化剂或生化处理实现达标。

中低浓度氨氮(50~500mg/L):根据水质选择氧化法(如次氯酸钠,适合应急)或微生物法(适合长期稳定)。

超低浓度氨氮(<50mg/L):推荐离子交换法(如沸石)或微生物菌剂,确保深度去除且无残留。

实际应用中,建议结合工艺成本、处理规模及排放标准,选择单一药剂或组合工艺,以实现高效、经济的氨氮去除效果。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