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义市利星净水材料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15938789333
新闻资讯News Center
水处理药剂Product Display
行业知识

纯水处理药剂

作者:利星 发布日期:2025-04-23

在纯水处理(尤其是制备纯水、超纯水的过程)中,药剂的使用贯穿预处理、脱盐、精处理等多个环节,主要用于去除悬浮物、胶体、离子、微生物及控制结垢腐蚀等。以下是纯水处理中常用的药剂分类及应用:

一、预处理阶段药剂

1. 混凝剂与助凝剂

作用:去除水中悬浮物、胶体杂质,降低浊度,改善后续处理效果。

常用药剂:混凝剂:聚合氯化铝(PAC)、聚合硫酸铁(PFS)、硫酸铝、氯化铁(用于高浊度水)。

助凝剂:聚丙烯酰胺(PAM,分阴离子、阳离子、非离子型),增强絮体强度和沉降速度。

应用场景:原水预处理(如地表水、地下水进入膜系统前的初步净化)。

2. 杀菌灭藻剂

作用:抑制或杀灭微生物,防止后续设备(如超滤膜、反渗透膜)受微生物污染(生物黏泥)。

常用药剂:氧化性杀菌剂:次氯酸钠(NaClO)、二氧化氯(ClO₂)、臭氧(O₃)。

非氧化性杀菌剂:异噻唑啉酮、季铵盐类(如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

注意:若后续有反渗透膜(RO 膜),需控制余氯量( < 0.1ppm),或在膜前投加还原剂(如亚硫酸氢钠)去除余氯,避免膜氧化损坏。

二、脱盐阶段药剂

1. 阻垢分散剂

作用:抑制无机盐(如碳酸钙、硫酸钙、硅酸镁)在膜表面或管道内结垢,提高脱盐系统(RO、NF)运行稳定性。

常用药剂:有机膦酸盐类:ATMP(氨基三甲叉膦酸)、HEDP(羟基乙叉二膦酸)。

聚羧酸类:PAA(聚丙烯酸)、PMA(聚马来酸)。

复合配方:含膦羧酸、聚醚等成分,适应高硬度、高硅水质。

投加点:反渗透膜进水前,需与水质(钙镁离子浓度、pH)匹配。

2. 还原剂

作用:去除水中残留的氧化性物质(如余氯、臭氧),保护反渗透膜(聚酰胺材质易被氧化)。

常用药剂:亚硫酸氢钠(NaHSO₃)、硫代硫酸钠(Na₂S₂O₃)。

反应式:\(\text{NaHSO}_3 + \text{ClO}^- \rightarrow \text{NaHSO}_4 + \text{Cl}^-\)

3. pH 调节剂

作用:调节水质 pH,优化脱盐效率(如 RO 膜适宜 pH 为 4~10),或促进某些反应(如碳酸盐溶解)。

常用药剂:酸性调节剂:盐酸(HCl)、硫酸(H₂SO₄)。

碱性调节剂:氢氧化钠(NaOH)、碳酸钠(Na₂CO₃)。

三、精处理阶段药剂

1. 离子交换树脂再生剂

作用:恢复失效离子交换树脂的交换能力(如混床树脂去除痕量离子后需再生)。

常用药剂:阳离子树脂再生:盐酸(HCl)、硫酸(H₂SO₄)(将树脂上的 Ca²⁺、Mg²⁺等置换为 H⁺)。

阴离子树脂再生:氢氧化钠(NaOH)(将树脂上的 Cl⁻、SO₄²⁻等置换为 OH⁻)。

2. 除氧剂

作用:去除纯水中的溶解氧(DO),防止后续设备(如锅炉、管道)发生氧腐蚀。

常用药剂:亚硫酸钠(Na₂SO₃):与氧气反应生成硫酸钠,适用于中低压系统。

联氨(N₂H₄):高温下分解为氮气和水,适用于高压锅炉水(需注意毒性,逐步被低毒药剂替代)。

新型除氧剂:乙醛肟、二甲基酮肟(安全性更高,适用于高纯度水系统)。

四、特殊用途药剂

1. 重金属捕集剂

作用:若原水含重金属(如 Fe²⁺、Cu²⁺),投加螯合型药剂(如 DTCR,二硫代氨基甲酸盐)使其生成不溶性沉淀,避免污染树脂或膜。

2. 消泡剂

作用:抑制水处理过程中泡沫产生(如在混凝、曝气环节),常用聚醚类或硅类消泡剂。

五、纯水处理药剂选择原则

水质适配性:根据原水水质(硬度、碱度、有机物含量、离子组成)选择药剂类型及配方。

系统兼容性:避免药剂与设备材质(如不锈钢、塑料)或后续处理工艺(如膜、树脂)冲突(如强氧化剂损伤膜)。

环保与安全:优先选择低毒、易降解药剂(如食品级 PAM),控制残留量(如饮用水标准中次氯酸钠残留需 < 0.5ppm)。

经济性:结合药剂成本、投加量及处理效果综合评估(如阻垢剂过量投加导致膜污染)。

典型应用场景举例

电子行业超纯水:预处理(PAC+PAM)→ 杀菌(臭氧)→ RO(阻垢剂 + 还原剂)→ 混床(树脂再生用酸碱)→ 终端抛光(除氧剂 + 紫外线杀菌)。

电厂锅炉补给水:预处理(混凝 + 杀菌)→ 反渗透(阻垢剂)→ 离子交换(再生酸碱)→ 除氧(联氨 / 乙醛肟)→ 精密过滤。

通过合理搭配药剂,可有效去除水中杂质,满足不同行业对纯水(电导率 < 10μS/cm)或超纯水(电导率 < 0.1μS/cm)的严格要求。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