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义市利星净水材料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15938789333
新闻资讯News Center
水处理药剂Product Display
行业知识

电厂用水处理剂

作者:利星 发布日期:2025-04-23

电厂用水处理涉及多个关键环节(如锅炉水、循环冷却水、凝结水、废水等),不同系统对水质要求严苛,需针对性使用各类处理药剂以保障设备安全、效率及环保达标。以下从系统分类角度解析常用水处理剂及其应用:

一、锅炉水处理剂

核心目标:防止结垢、腐蚀,控制炉水品质(适用于电站锅炉、工业锅炉)

1. 阻垢分散剂

功能:抑制钙镁离子析出,分散金属氧化物及硅垢,避免炉管结垢导致热效率下降或爆管。

常用药剂:磷酸盐类(如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与钙镁离子形成可溶性络合物,维持炉水 “碱度 - 硬度” 平衡(适用于中低压锅炉)。

有机膦酸盐(如 ATMP、HEDP):螯合能力强,耐高温(≤200℃),适合高压锅炉,可抑制碳酸钙、硫酸钙垢。

聚羧酸类(如 PAA、AA/AMPS 共聚物):分散氧化铁、硅垢,常与膦酸盐复配使用。

应用要点:需控制炉水 pH(9.0-11.0),定期排污防止药剂积累。

2. 缓蚀剂

功能:在金属表面形成保护膜,抑制氧腐蚀(锅炉停用期间尤为重要)。

常用药剂:联氨(N₂H₄):经典除氧剂,与氧反应生成氮气和水,适用于高压锅炉(需控制残留量 0.05-0.1ppm),但具有毒性,近年逐步被替代。

新型除氧剂(如丙酮肟、乙醛肟):无毒、挥发性强,适合低压及停炉保护。

碱性缓蚀剂(如氢氧化钠、氨水):提高炉水 pH 至碱性,抑制电化学腐蚀。

注意:亚临界 / 超临界锅炉需严格控制氯离子、硫酸根离子,避免晶间腐蚀。

3. 除氧剂

功能:去除给水中的溶解氧(≤7ppb,高压锅炉要求≤5ppb),防止省煤器、水冷壁腐蚀。

常用药剂:除联氨、肟类外,还有亚硫酸钠(适用于中低压锅炉,易生成硫酸钠需排污)。

二、循环冷却水处理剂

核心目标:控制结垢、腐蚀、菌藻繁殖,降低浓缩倍数(电厂循环水占用水总量的 60%-80%)

1. 阻垢缓蚀剂(复合配方为主)

功能:同时抑制水垢(碳酸钙、磷酸钙)和金属腐蚀(碳钢、铜合金)。

常用成分:有机膦酸 + 聚羧酸:如 ATMP/PAA 复配,分散垢晶并螯合钙离子(钙容忍度≥200ppm)。

锌盐复配剂:锌离子(≤2ppm)快速成膜,增强缓蚀效果,需控制排放锌离子浓度(GB 50335-2016 要求≤2.0ppm)。

应用场景:开式循环系统(冷却塔),根据浓缩倍数(3-5 倍)调整投加量( 5-20ppm)。

2. 杀菌灭藻剂

功能:杀灭异养菌、硫酸盐还原菌(SRB),剥离生物黏泥,防止管道堵塞及垢下腐蚀。

常用药剂:氧化型:二氧化氯(0.5-1ppm,无残留毒性,优于氯气)、次氯酸钠(经济但易产生氯酚异味,需控制 pH 6-8)。

非氧化型:异噻唑啉酮(10-50ppm,广谱高效,对藻类)、季铵盐(如 1227,杀菌兼剥离黏泥,需交替使用避免耐药性)。

冲击投加:每周 1-2 次,配合黏泥剥离剂(如聚季铵盐)增强效果。

3. 消泡剂

功能:消除冷却塔泡沫(因油污、表面活性剂引起),保障布水均匀性。

类型:聚醚类、有机硅类,需选择水相分散性好、无硅型(避免硅垢)。

三、凝结水处理剂

核心目标:调节 pH、去除金属腐蚀产物(Fe³+、Cu²+),保障蒸汽品质

1. pH 调节剂

氨水(NH₃・H₂O):提高凝结水 pH 至 8.5-9.2,抑制碳钢管道腐蚀,挥发性强需连续滴加(控制电导率<0.2μS/cm)。

环己胺、吗啉:挥发性弱于氨水,适用于长距离蒸汽管道,减少锅炉水中氨积累。

2. 金属离子螯合剂

EDTA、DTPA:去除凝结水中残留的铁、铜离子(如机组启动初期),防止沉积在过热器。

四、废水处理剂

核心目标:达标排放(GB 13223-2011《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及地方标准)

1. 絮凝剂与助凝剂

无机絮凝剂:聚合氯化铝(PAC,20-50ppm)、聚合硫酸铁(PFS),去除悬浮物(SS)、胶体及部分重金属。

有机絮凝剂:聚丙烯酰胺(PAM,阴离子型为主,1-5ppm),增强絮体强度,适用于高浊度废水(如煤场排水、冲洗水)。

2. 重金属捕集剂

DTCR(二硫代氨基甲酸盐):与 Hg²+、Pb²+、Cd²+ 等生成不溶性螯合物,确保排放浓度<0.05ppm(以 Hg 计)。

3. 脱硝废水处理剂

氢氧化钠:调节 pH 至 10-11,沉淀镁离子;亚硫酸氢钠:还原废水中的余氯,避免后续膜处理氧化损伤。

4. 反渗透(RO)浓水处理剂

阻垢剂(如高分子量聚羧酸):抑制硫酸钙、钡锶垢,允许浓水 LSI 指数≤1.8。

五、特殊场景药剂

1. 停炉保护剂

干燥剂(如硅胶、生石灰):干法保护,维持锅内湿度<20%。

缓蚀剂溶液(如联氨 + 氨水):湿法保护,pH>10.5,防止金属表面生锈。

2. 化学清洗剂

酸洗药剂:柠檬酸(清洗铁垢,pH 3.5-4.0)、EDTA(络合铁铜垢,适用于复杂管路)。

碱洗药剂:氢氧化钠 + 表面活性剂,去除油污及硅垢(多用于新机组启动前)。

六、选型与管理要点

水质分析先行:检测硬度、碱度、电导率、溶解氧等指标,针对性选择配方(如高硬度水优先使用有机膦酸盐)。

协同效应:复配药剂(如阻垢剂 + 缓蚀剂 + 杀菌剂)需验证兼容性,避免沉淀或失效。

环保合规:禁用含铬、铅等有毒药剂(如过去的六价铬缓蚀剂已淘汰)。

循环水排污水需脱磷(总磷≤0.5ppm),避免富营养化。

监测与控制:锅炉水:定期检测磷酸根、pH、电导率,排污率控制在 5%-10%。

循环水:监测浓缩倍数、异养菌数(<1×10⁵个 /mL),结合挂片腐蚀速率(碳钢<0.075mm/a)调整药剂。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