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场污水处理会用到以下几类药剂:
絮凝沉淀剂
聚合氯化铝(PAC)作用原理:在污水中水解形成氢氧化铝等胶体,通过压缩双电层、吸附架桥等作用,使悬浮颗粒和胶体物质凝聚成较大的絮体,从而加速沉淀,实现固液分离。
优点:适用范围广,对各种水质的适应性强;絮凝效果好,能有效降低污水的浊度和悬浮物含量;形成的絮体大而密实,沉淀速度快。
缺点:当污水中碱度不足时,需要添加碱性物质辅助;对某些特定的污染物去除效果有限。
聚丙烯酰胺(PAM)作用原理:分为阴离子、阳离子和非离子型。阳离子型 PAM 主要通过静电中和作用,使带负电的胶体颗粒脱稳;阴离子型和非离子型 PAM 则通过吸附架桥作用,将细小的絮体连接成更大的絮团。
优点:助凝效果显著,能大幅提高沉淀效率;用量少,一般只需几毫克 / 升即可发挥作用。
缺点:价格相对较高;溶解和使用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条件,否则会影响效果。
消毒杀菌剂
次氯酸钠
作用原理:在水中水解生成次氯酸,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够氧化微生物细胞内的物质,达到杀菌消毒的效果。
优点:杀菌能力强,能有效杀灭细菌、病毒和真菌;成本较低,使用方便,易于储存和运输。
缺点:稳定性差,容易分解,特别是在光照和高温条件下;消毒后会产生一些有害的副产物,如三卤甲烷等。
微生物制剂
光合细菌作用原理:在光照条件下,利用光能将污水中的有机物、氨氮等作为碳源和氮源进行光合作用,合成自身细胞物质,从而降低污水中的污染物含量。
优点:能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氨氮;可以改善水质,增加水中的溶解氧;对养殖动物无毒副作用,还能促进养殖动物的生长和提高免疫力。
缺点:需要光照条件才能发挥作用,在黑暗环境中效果不佳;对污水中的某些难降解有机物去除能力有限。
芽孢杆菌作用原理:能产生多种胞外酶,如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等,这些酶可以分解污水中的蛋白质、淀粉、脂肪等大分子有机物,将其转化为小分子物质,便于微生物进一步利用。
优点:分解有机物能力强,能有效降低污水的 COD 和 BOD;可以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改善养殖环境;适应性强,能在多种环境条件下生长繁殖。
缺点:在污水中需要一定的适应期才能发挥更好效果;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适宜的温度、pH 值等条件。
酸碱调节剂
硫酸作用原理:作为强酸,在污水中完全电离出氢离子,与水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从而降低污水的 pH 值。
优点:酸性强,调节 pH 值效果显著;价格相对较低,容易获取。
缺点:具有强腐蚀性,使用时需要注意安全,防止对设备和人员造成伤害;过量使用会导致水体酸性过强,影响后续处理效果。
氢氧化钠作用原理:在水中电离出氢氧根离子,与水中的氢离子结合,使污水的 pH 值升高。
优点:碱性强,能快速提高污水的 pH 值;调节效果稳定。
缺点:同样具有强腐蚀性,使用时需小心操作;成本相对较高,且过量使用会使水体碱性过强。
除磷剂
铁盐除磷剂作用原理:如硫酸铁、氯化铁等,在水中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同时铁离子与磷酸根离子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难溶性的磷酸铁沉淀,从而实现除磷。
优点:除磷效果好,能将污水中的磷含量降低到较低水平;反应速度快,受温度影响较小。
缺点:投加量过大会使出水颜色变深,带有铁离子的颜色;会降低污水的 pH 值,需要添加碱性物质进行调节。
铝盐除磷剂作用原理:以硫酸铝、聚合氯化铝为代表,铝离子在水中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与磷酸根离子结合形成磷酸铝沉淀。
优点:除磷效果稳定,对污水中的磷有较好的去除能力;对水质的 pH 值影响相对较小。
缺点:投加量较大时,会产生较多的污泥;长期使用会对水体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养殖场污水的具体水质特点、处理工艺和排放要求,合理选择和搭配使用这些药剂,以达到高效、经济、环保的处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