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响聚合氯化铝效果的主要因素如下:
(1) 水质影响
混凝剂的混凝机理与溶液的pH值有关,水的碱度是影响混凝的主要因素之一,悬浮颗粒的含量对混凝效果和混凝阶段有影响。当混凝通过吸附或中和完成时,混凝剂的用量与悬浮颗粒的含量成正比。但是,当剂量过大时,胶体系统的电荷会发生变化,呈现稳定状态。沉淀捕集所需混凝剂用量与悬浮颗粒浓度成反比,不存在不稳定现象。根据水中的碱度和悬浮物含量,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种处理类型:高悬浮物含量和低碱度、高悬浮物含量和碱度、低悬浮物含量和高碱度、低悬浮物含量和碱度
(2) 剂量的影响因素 和混凝剂种类的影响
不同的混凝剂有不同的投加量和混凝效果。因此,应根据不同水质选择合适的处理剂。
(3) PH值
由于不同pH值的铝盐水解后产物形态不同,混凝效果也不同。经铝盐水解后,得到具有两性性质的氢氧化铝。在酸性条件下,氢氧化铝在pH值小于4时易溶于水。反应为:Al(OH)3+3H+-Al3++3H2O,此时铝盐以大量铝离子Al3+的形式存在于水中。由于铝离子没有吸附架桥作用,不能使水中的杂质粘在一起,因此混凝效果不好。在碱性条件下,当pH值大于8时,氢氧化铝也可溶于水。选择聚合氯化铝等铝盐作为混凝剂时,pH值应控制在6.5-7.5之间,这样才能形成稳定的氢氧化铝胶体沉淀。
(4) 水中杂质的性质及聚合氯化铝的含量 当水中含有二价金属离子m+时,有利于在天然水中形成压缩的双电层,因此混凝效果较好。如果水中杂质含量过低,不利于颗粒碰撞,不利于团聚,即水中浊度较低时,混凝效果往往较差。虽然混凝剂本身不具有杀菌作用,但它在去除水中微生物等有害物质方面起着关键作用。